【以賽亞書五十章】
開通的耳朵—神兒女作僕人的教育訓練
【引言】
聽話的利害—禍福生死的隱藏元素
啟應:詩篇一四三篇
誤會的禍害—衝突事件的背景(太十一15-17)
年度異象:活著就是基督,死了就有益處。活著就要學習,活到老學到老。只有繼續學習成長的人生,才是有價值有意義的人生,有意義的日子。應該怎麼學呢?用什麼學才學得好、學得會呢?我們在生活當中有許多意外的災禍,意外的困難,都是因為沒有學會。前幾天看到社會新聞,有一個餐廳的停車場,發生了不小的械鬥,二、三個人被打進了醫院,原因是什麼呢?原因是要吃飯的人,車子開進了停車場,然後店員跟他說這裡不要停,要停到那邊去,聽的人說:你為什麼不讓我停?講的人心裡的意思是說這裡不好停,停那邊比較舒服,但是聽的人不想認真的聽,講的人也講不清楚,然後大家火氣都很大,就打起來了。打到後來進醫院的進醫院,進派出所的進派出所。人生有時候聽話,願不願意仔細聽,聽不聽得懂人家的好意,就是常常造成我們的幸與不幸,人生福禍生死的問題。有些時候因為聽錯一句話,造成很大的誤會衝突,結果導致非常不堪,不可收拾的後果。
馬太福音十一章的15節,主耶穌告訴我們「有耳可聽的,就應當聽。」16節以下說:「16我可用甚麼比這世代呢?好像孩童坐在街市上招呼同伴,說:17我們向你們吹笛,你們不跳舞;我們向你們舉哀,你們不捶胸。」其實上帝有非常美好的心意,也讓我們在面對這世上一切的困難,一切問題時,都有很好的解決方式,並且有很好的機會,但是人聽不見上帝的話,只想自己想的,只說自己說的,這是這個世代的現象。
理解的恩福—幸運際遇的元素(太十三9-17)
馬太福音13:9耶穌又說「有耳可聽的,就應當聽!」第10節以下講到一種對比:「10門徒進前來,問耶穌說:『對眾人講話,為甚麼用比喻呢?』11耶穌回答說:『因為天國的奧祕只叫你們知道,不叫他們知道。12凡有的,還要加給他,叫他有餘;凡沒有的,連他所有的,也要奪去。(其實耶穌不是故意讓人不知道,而是人要願意知道才聽得到,人要願意明白才聽得明白。)13所以我用比喻對他們講,是因他們看也看不見,聽也聽不見,也不明白。14在他們身上,正應了以賽亞的預言,說:你們聽是要聽見,卻不明白;看是要看見,卻不曉得;15因為這百姓油蒙了心,耳朵發沉,眼睛閉著,恐怕眼睛看見,耳朵聽見,心裡明白,回轉過來,我就醫治他們。』」這世界的一個現象是,很多人不願意聽別人的,怕被別人說服,自己就要改變。好像被說服了,就承認過去自己是不對的,怕要被改變。因為不想改變的緣故,就故意的閉上眼睛,掩上耳朵,那是很可憐的。
「16但你們的眼睛是有福的,因為看見了;你們的耳朵也是有福的,因為聽見了。17我實在告訴你們,從前有許多先知和義人要看你們所看的,卻沒有看見,要聽你們所聽的,卻沒有聽見。」這個世代當中,上帝藉著很多的方式,正在把一些奧秘向我們啟示著。我們活在這個世代,因為科技漸漸發展,人類的資訊越來越通暢,所以人是有條件可以聽得懂,知道許多屬靈的奧秘的。我們如果知道聽話的利害(我講利害,就是有利也有害。聽的清楚就有利,聽不清楚就有害)。如果我們能夠理解,聽得清楚別人所聽不清楚的話,有些時候會有很好的際遇,很大的恩福。
有一個企業的老闆,因為生病了,他表達不清楚,含含糊糊,有一些身邊的人聽不清楚,就亂猜,搞的老闆自己很痛苦,很生氣,也很無奈。後來有一個年輕人來陪伴他,那個年輕人懂他的心事,他講出來的話,別人聽不懂,年輕人都聽得懂。結果產生什麼結果?那個年輕人就成為他的接班人,整個事業就交託給他了。
上帝待這個世代,待這個世界,祂有一些聲音是要對我們說的,但是大多數的人掩耳不聽,想自己想的,講自己講的,並不願意去聽上帝的話,以至於把自己帶到災禍、帶到痛苦當中。沒有辦法聽見福音,聽也聽不明白,看也看不見,因為油蒙了心。
- 人與人的關係往往因為彼此理解的程度而存在著極大的懸殊,而理解的關鍵在於說與聽的傳遞。人對神的認識,與神的相通,道理也相同,關鍵在於有沒有能聽的耳朵,會聽的操練。如何才能開通心靈的耳朵,聽見神的聲音?
我今天要和大家討論的問題,人與人的關係往往因為彼此理解的程度,而存在很大的懸殊,就是說,如果能夠理解,稱彼此為知己、知心,那種感覺,那種相依、相愛的心情,就會很真實,關係就會很好;但是有些時候卻是因為彼此的不理解,以至於誤解,甚至於反目成仇……種種。一樣是兩個基本條件都相似的人,但是因為理解或不理解,差別會非常大。所以有人說:「理解萬歲!」對吧?能不能真正的理解,其實是影響著人與人的關係好與不好的一個重要原因。道理大家都懂,那麼人與上帝的認識,與神的相通,道理也一樣,關鍵在於有沒有能聽的耳朵,有沒有會聽、願意聽的操練。所以我們今天要和大家討論的是:如何才能開通心靈的耳朵,聽見神的聲音?
昨天夜裡我有一段時間可以與上帝相親,得到一個算是引導或是啟示,過去我太多的用腦,太多的用眼,我們要操練努力的用心,用心想,用心聽,用心看,特別當我們在和弟兄姊妹說一些什麼話的時候,能不能用心說?而不是用頭腦說,用嘴巴說。我希望我們能夠有能聽的耳朵,能夠有與神相通的生命,好不好?我們先一起低頭做一個禱告:
主耶穌:僕人向你獻上深深的感恩,我們生活在世界裡,卻是與你同在靈界裡,我們知道你願意、樂意我們能夠親近你,你要把各樣的恩典和祝福賞賜給你的兒女們。今天我們來到你面前,因著耶穌基督的福音,相信我們是你所愛的兒女,但是求你使這樣的相信,變成真實的知識和感覺,讓我們就能夠活出神兒子榮耀的生命來。讓我們看見你所為我們預備的盼望,清晨能夠聽見你那愛的聲音,以至於我們能夠天天活在榮耀、喜樂、恩典當中。祝福以下的時間,讓講的、聽的一同學習,在你面前一起成長。聽我們的禱告,奉耶穌的名禱告,阿們!
讀經:賽五十4-7(參五十章全章)
【本論】
開通的耳朵—神兒女作僕人的教育訓練
以賽亞書後半40章到66章,是舊約中的新約,40-48章是聖父篇,可說是神國的計畫書;49-57章是聖子篇,可以說是神子的養成記。最近有什麼《淑女養成記》,日本還有一部影片叫《貴公子養成記》,世界上有很多人在培養各樣的生命,但是神的兒子養成的經歷,是這一段。58-66章是聖靈篇,可以說是神國的發展史。如果懂得看見上帝的計畫,我們可以看得非常完整。
上次我們講四十九章,是神子養成記的一開始,我們講神磨亮的劍。「神磨亮的劍」這個詞,裡面是有滿深的涵義存在著。總而言之,上帝對散在各地祂的兒女的呼召,以及對他們的計畫,是要讓他們成為神所磨亮的劍。
今天我們講開通的耳朵,是講神的兒女要做神的僕人。兒女能夠做僕人,好像企業家把他兒子栽培為繼承人這樣的意思。要栽培,就要有訓練的計畫。這一章一共有十一節,可以從三個點來理解:上帝預備一個很深奧的困難的學校,就是這個世界;要讓我們有學習的利器,好像你有很好的電腦,懂得怎麼去應用它;然後學成的本領,讓我們可以知道怎樣來面對我們的環境。經文第1-3節講到的是人的看法,人的看法和神的旨意,形成一定的差距,這是作為神兒女人生會困難的原因。4-7節是剛才所讀的「4主耶和華賜我受教者的舌頭,使我知道怎樣用言語扶助疲乏的人。…」所謂一句話使人生,一句話使人死,如果我們能夠用言語,懂得用話,使得人能夠恢復他的盼望,點燃他的鬥志,能夠使愚蒙人被啟示開來,這是真真實實世上最有用的事。好比說有一個人事業做得不怎麼樣,有專家給他做一些引導,他聽了就改變他的做法,事業就蒸蒸日上。最近有一個舉世矚目的事件叫恆大案,恆大花了很大的錢,雇了一個首席經濟學家任則平,一個月給他一百二十五萬人民幣的薪水,有人說恆大就是被那個人害死的。所以有些時候花大代價請的人,他給你一樣是「話」嘛,除了給話還能給什麼?給的路不對,害死人;給的路對了,一句話點到了,人就好了。
願意去幫助人,這是神兒女的愛心,怎麼才知道用言語扶助軟弱的人呢?「…主每早晨提醒,提醒我的耳朵,使我能聽,像受教者一樣。」首先自己要會接受,要聽得懂更深、更高、更有用的話,才能夠用正確的方式教導人。我這樣的年齡,做傳道人這麼多年,現在越來越謹慎於給人提意見,如果沒有非常準確、非常具體的把握和盼望,不要隨便亂講。如何才能夠在這樣變化的世界裡,給人重要、真實的提醒呢?這是一個人是不是活得有價值很重要的原因。前幾天看到一個新聞,有人開車上山去,他們相信導航器,結果開進一個泥潭裡去。怎樣才能幫助人?我們要學習,使我們有受教的舌頭,以及能聽的耳朵。
學成了之後呢?第8-11節講到主的幫助,以及我們的倚靠。這是講到如何正確的領受神的啟示,基督的光,並且分辨這樣的道與世界的道有多大差別?差別在哪裡?世上各種各樣的專家,有些時候把人帶進、鑽進死胡同裡去,怎樣才能真正站在上帝的高度、永恆的尺度,讓我們能夠今生得百倍,來世得永生?這樣的引導對我們是非常現實,而且有作用的。上帝的兒女在家裡面被褓抱懷揣,都日子好過,但如果想要做神的僕人,就需要經歷一些教育訓練,而教育訓練非常非常重要的一個重點,就是第4節所說的神「賜我受教者的舌頭…每早晨提醒我的耳朵,讓我能聽」,我們有願意受教的心,一種謙卑的態度,這樣的榜樣,帶給人一些道路,前提是我們自己要有能聽的耳朵。這是我們今天所要和大家談的。
下列的簡綱分段,第一段是1-3節,講艱難的環境訓練。第二段4-7節,講強烈的生命訓練。第三段8-11節,講奧秘的啟示訓練。上帝的道不容易明白,我們如何才能從聖經的話,從上帝的啟示,去掌握上帝給我們的引導呢?這是我們今天要討論的。我們一節一節的來看。
以賽亞書五十章簡綱:神子作僕人的教育訓練—開通的耳朵,黑暗中的光
(參伯卅六15-16)
第一段:1-3節—艱難的環境訓練 (參賽卅20) A. 被棄的哀怨:人生辛苦的疑惑 1-2a節 B. 缺乏的痛苦:環境艱難的現實 2b-3節
第二段:4-7節—強烈的生命訓練 (參雅三2,伯卅六14-15) A. 賞賜舌與耳:邁向完全的引導 4-5節 B. 經歷擊與辱:錘鍊純全的訓練 6-7節 第三段:8-11節—奧秘的啟示訓練 (參弗一17-18,三2-5) A. 稱義的啟示:新約救恩的真理 8-9節(參羅八32-35,亞三1-5) B. 成聖的啟示:榮耀智慧的真理 10-11節
|
- 一. 困難的學校—人的看法與神的旨意(1-3)(羅十一33-36)
第1-3節:「1耶和華如此說:我休你們的母親,休書在哪裡呢?我將你們賣給我哪一個債主呢?…」許多人會有母親被休,或是自己被賣的感受。「…你們被賣,是因你們的罪孽;你們的母親被休,是因你們的過犯。」這是講到問題的所在,是在於人自己裡面的問題。「2我來的時候,為何無人等候呢?我呼喚的時候,為何無人答應呢?…」上帝希望我們能夠回應祂。有許多人不願意聽上帝的,甚至不信任祂,原因是他看到的世界讓他覺得失望了。「…我的膀臂豈是縮短、不能救贖嗎?我豈無拯救之力嗎?看哪,我一斥責,海就乾了;我使江河變為曠野;其中的魚因無水腥臭,乾渴而死。3我使諸天以黑暗為衣服,以麻布為遮蓋。」這些敘述都講到世界很艱難,而且都是上帝做的。
原文直譯 :1耶和華說:這哪裡是斷離的書契(休書)?你的母親我打發走?(我不要你的母親嗎?)或誰是我的債主,而我賣你們給他?看哪(所以我們要有受教者的舌頭,要有能看的眼睛,能聽的耳朵),因你們的罪孽彎曲行為你們被賣,因你們的違背你們的母親被打發走(因你們的違背,使你們的母親沒有與你在一起)。:2a為何我來卻無人?我呼喊卻無答應的?
- 艱難的人生—應被愛卻被棄的感受(1-2a)(賽卅20)
我們的人生要看得清楚,不要看錯了。雅各書一章16:「我親愛的弟兄們,不要看錯了。」很多人會有一種理論,就是他們所接受的信息和現實的環境感覺有很大的落差,理論很豐富,現實很骨感。我們接受了福音以後,我們相信我們是神的兒子,以色列稱為神的太子,但我們的人生很不像,常常被放在孤獨的狀態裡。母親好像是被打入冷宮的,王子流落民間,人生處處樣樣事情要自己去打理,上帝也沒有派天使前呼後擁,讓我們養尊處優。信仰的理論和現實產生落差,問題在哪裡?這裡告訴我們問題是因你們的罪孽,你們的過犯,就是說問題都在自己的生命裡。
好吧!我們承認我們有問題吧!但是我們是被上帝造的,所以如果我們知道上帝給我們的環境,給我們的人生是一個學習的過程,環境是一個學校,神兒子的訓練學校,那麼在學校裡面所接受到的問題,就不是問題;不會答考卷,不會解題,才是問題。學校會給你出一些功課,給你一些問題,是要讓我們碰到問題的時候,能夠更新,能夠成長。
- 困惑的世界—應降福卻降禍的疑問(2b-3)(耶廿九11-13)
所以我們需要了解這個世界,人生其實是困難的學校。「困」是困惑的世界,「難」就是艱難的人生。艱難的人生使我們感受到,如果上帝愛我,上帝又是全能的神,我應該是被愛的,但是卻常常是有被棄的感受。如果一個人不會想的話,他就麻麻木木的天天面對各樣問題,就隨隨便便過日子。一個會思想的人,對這個問題一定會碰觸到──你說我是神的兒子,但我的人生怎麼這麼孤單?我的人生怎麼這麼艱難?會不會有這樣的感觸?有的人感觸深,有的人感覺淡,感觸深是因為願意尋求神的。今天早上敬拜,弟兄姊妹帶我們唱的詩歌,讓我們知道我們一生就是尋求祂。我最近越來越能體會,一生的年日只有一件事,就是我們怎樣去尋求神,使神與我們同在。孤獨被棄,感受是都有的,靈魂甦醒的人,這樣的感覺會強烈,而靈魂麻木的人,這樣的感覺就會比較淡化,甚至於沒有感覺。
聖經接著說:「2…我的膀臂豈是縮短、不能救贖嗎?我豈無拯救之力嗎?看哪,我一斥責,海就乾了;我使江河變為曠野;其中的魚因無水腥臭,乾渴而死。3我使諸天以黑暗為衣服,以麻布為遮蓋。」
原文直譯 :2b我收縮、收縮(舊約聖經常用連續二次來特別強調)我救贖的膀臂?而或者我在,卻無力量以拯救?(我們需要上帝拯救的時候,上帝沒有拯救;我們需要祂幫助的時候,看不到祂在;我們相信祂在,但祂沒有伸手)看哪!我斥責,使海乾了,使江河成曠野;他們的魚發臭,因為無水死於乾渴。:3我把諸天披上黑暗(讓人看不見天),而我們用麻布為他們的遮蓋。」
這些都是上帝所做的事情。「麻布」的字根是「來回奔跑」,講到人在世界上忙來忙去,忙到後來一場空。很多人在這次疫情當中,多年的努力歸於無有。這是時空壓縮了,讓我們看得見的;其實攤開來看人生,許許多多的人,一生辛辛苦苦、忙忙碌碌,什麼都沒有得到。但是這裡說是上帝做的事。
這裡讓我們產生另外一個問題:我們從自身的應該被愛,卻是被棄;然後看這個世界,如果是有神的世界,不應該是這樣,對嗎?如果上帝在,上帝掌權,怎麼會使得這個世界到處都是災禍?人與人之間這樣不能和平?這些都是問題,我們是被放在一個充滿問題的世界裡。而充滿問題就是要讓我們在問題當中去尋求,以至於讓我們有非平面的,有超越三度空間的,能讓我們進到永恆裡面的啟示和智慧。
羅馬書十一章33-36節:「33深哉,上帝豐富的智慧和知識!他的判斷何其難測!他的蹤跡何其難尋!……」這個世界有艱難,以賽亞書三十章20節:「主雖然以艱難給你當餅,以困苦給你當水,你的教師卻不再隱藏;你眼必看見你的教師。」所謂的殷憂啟盛,多難興邦。人如果沒有碰到問題,心就不會升級,就不會晉升,不會想得更高,這個道理是很簡單的。所以在學校讀書也好,做研究也好,問題越難解,解答出來的價值也越高。上帝不是把我們放在一切都平坦,什麼問題都沒有的世界裡,不是給我們一個溫室的花朵那樣的人生,而是給我們艱難的人生,給我們充滿困惑的世界,要讓我們去尋求祂。
羅馬書十二章第1-2節:「1所以,弟兄們,我以上帝的慈悲勸你們,將身體獻上,當作活祭,是聖潔的,是上帝所喜悅的;你們如此事奉乃是理所當然的。」理所當然的,也就是讓我們找到他的原理。「2不要效法這個世界,只要心意更新而變化,叫你們察驗何為上帝的善良、純全、可喜悅的旨意。」神的旨意是在的,是不會改變的,但卻是需要察驗、需要尋找的。如果我們不願意尋找,上帝也不會給我們答案。所以主耶穌讓我們看到這個世界,上帝應該是降福的,但卻是降禍,這樣的問題出現在我們面前的時候,我們想要去明白,就要進到以賽亞書五十章第4-5節。
- 二. 學習的利器—受教的舌與能聽的耳(4-7)(羅十二1-2)
「4主耶和華賜我受教者的舌頭,使我知道怎樣用言語扶助疲乏的人。主每早晨提醒,提醒我的耳朵,使我能聽,像受教者一樣。5主耶和華開通我的耳朵;我並沒有違背,也沒有退後。」這是耳朵被開通。「6人打我的背,我任他打;人拔我腮頰的鬍鬚,我由他拔;人辱我,吐我,我並不掩面。7主耶和華必幫助我,所以我不抱愧。我硬著臉面好像堅石;我也知道我必不致蒙羞。」這是一種怪異的人生,好像所謂的唾面自乾。怎麼到處都是人家在找他麻煩?好像耶穌基督怎麼沒事就被釘上十字架?這個是人生當中會碰到的問題。所以我們剛剛講到困惑的世界,有些時候我們知道上帝在,上帝是有能力的,上帝是應該把祝福降在這個世界,讓世界風調雨順,樣樣都好,不是嗎?事實上不是這樣,所以這就變成一個困難的學校。我們碰到難題要解題,就要有學習的利器。講學習,要有學問的器皿,練習的功課。
- 學問的器皿—因愛心而持守的心志(4-5)(雅三2,伯六15-16)
原文直譯 :4主耶和華給予我受教的舌頭,已知曉去扶助疲乏者的言語。祂提醒,在早晨、在早晨提醒於我耳,以聆聽如受教者。:5主耶和華對我開通耳朵,我不違逆,也不延遲、退轉。
我們要有會學的,懂得知道怎麼問,這樣的器皿。問題出在什麼呢?出在我們想要教導人,卻教導不好;想要幫助人,卻幫助得坑坑疤疤的。前幾天也有人問我這個問題:他想要使他的家人,從他們的困難當中釋放出來,知道方法,但他的家人不聽,問我怎麼辦?我說我也沒辦法。因為這個事情是你對他的影響力夠不夠?這很現實。不是講道理能聽,而是你對他的影響力夠不夠。影響力夠與不夠,往往是看你能不能感動他,對他有沒有一種真正的持守的心。
這裡講到主耶和華賜我受教者的舌頭,使我知道怎樣用言語扶助疲乏的人。一個前提是他想要用「話」,去幫助那些人生走得很疲倦的人。他願意去教導人,他必須要有一個謙卑的態度。一個人如果自己高高在上,自以為是,別人聽了,即或是有道理的話,也不會願意聽。這裡講到賜我受教者的舌頭,使我知道怎樣用言語扶助疲乏的人,所講的是因為有一種真實的負擔,真實的情感。有很多做媽媽的,後來成為養兒育女的專家,原因是兒女給她的問題很複雜,久病成良醫,你愛一個人,你想要幫助他解決問題,漸漸就學會、真正認識到問題的關鍵點。所以常常因為愛心而持守,這樣的心志,動機是對的,學習聽,學習教,才會學得深刻。否則我們如果對於想幫助的對象,自己並不是有非常深刻的情感,以及真實的負擔的話,有時候就覺得我願意幫助你,已經是你的福氣了,愛聽就聽,不愛聽就自己找死路去吧!這樣的話,就沒有辦法認認真真的學會功課。
這一段話原文是 :4a主耶和華給予我受教的舌頭,以知曉去扶助疲乏者的言語。用什麼樣的言語去使得那些已經很累了,已經沒有力氣了,對世界已經心灰意冷,對世界已經失去盼望那樣的人,能有生命的話,使他重新起來呢?作為基督徒一個非常奇妙的原理,如果我們只為自己的事情而求的話,常常求了是無效的。而當我們成為一個代求者,為了我們所愛的人,真實的為了別人的需要而去尋求的時候,常常也因為自己成為一個給予者,一個供應者,生命就豐富起來了。這是作為一個基督徒很奇妙的道路。
我們知道我們是願意不斷在學習的,常常有一些開始要去做傳道人的弟兄姊妹,站上講台的時候,心中會有忐忑,通常我們會告訴他們,我們要讓所有的人都知道,我們正在學習,只不過是把我們學到的來和大家分享,是分享,而不是做教導。這個叫受教者的舌頭。這樣謙卑的態度,使我們很安全,即或講錯了,責任也不必全然的承擔。如果我們表現得好像很權威,我所講的就是對的,不容否認,不容質疑的,那麼你就要負責任了。別人聽了,如果有哪裡出了錯,以後整個信任度就沒有了。所以受教者的舌頭,這句話我們要很注意。
然後上帝怎樣幫助我們呢?:4b祂提醒,在早晨、在早晨提醒於我耳,以聆聽如受教者。講到早晨,講到提醒,都是重複的話。「早晨」原文字根是「求問」,以色列人他們在學習的時候,清早起來,不是為了別的,是為了求問神,所以求問的時間常常就用早晨。而「提醒」這個字,原文是「興起」,就是讓我們早早的起來,求問神,每早晨能夠被上帝開通耳朵的原因。然後講到「受教」,受教這個字也翻譯為「門徒」,受教者就是要跟隨主做門徒的。至於「開通」在舊約聖經裡有地方翻譯為「解開」,也有地方翻譯為「雕刻」,為什麼是雕刻?簡單說,耳朵長東西就開刀吧!眼睛有青光眼就開刀吧!上帝在為我們做開刀的手續。
每次當我們去尋求神的時候,如果有一個真實有智慧的態度,我們就是要求上帝改變我們。每個早晨,每天起來,如果我們站在一個對的立場上,我們不是要求上帝滿足我現在的要求,滿足我現在的慾望,而是求上帝改變我的狀態,改變我的人格,這個是有智慧和沒有智慧非常清楚的差別。你如果是一個對的人,一切就都有了;你如果是一個不會運用財務的人,給你很多錢財,不過是害你而已。所以有智慧的人不是要求解決問題,而是要改變自己,改變自己什麼呢?讓自己有能聽的耳朵,這是這裡所說的。
:5主耶和華對我開通耳朵(為我作開刀的手續),我不違逆,也不延遲、退轉。違逆,就是反對祂;延遲,就是該做的,不去做;退轉,就是做一做,覺得不行了,就放棄了。上帝開通了我們的耳朵以後,我們就有這樣的態度。雅各書第二章、第三章講到智慧人,雅三2-6:「2原來我們在許多事上都有過失;若有人在話語上沒有過失,他就是完全人,…5這樣,舌頭在百體裡也是最小的,卻能說大話。看哪,最小的火能點燃最大的樹林。6…把生命的輪子點起來,並且是從地獄裡點著的。」能夠改變很多的事情。約伯記卅六15-16:「15神藉著困苦救拔困苦人,趁他們受欺壓開通他們的耳朵。16神也必引你出離患難,進入寬闊不狹窄之地;擺在你席上的必滿有肥甘。」講到上帝用什麼開通我們的耳朵呢?用困苦。用我們遭遇到的困難,受到的欺壓,讓我們能夠改變我們的聽力,改變我們的看法。我們如果能夠回應上帝的呼召,能夠接受祂的手術,那麼祂就引導我們出離困難,使我們的心能夠寬廣,有開闊的心胸,讓我們能夠看得清楚。
我們常說「開心」有三個現象,三個意義。一個意義是很快樂、很開心,第二個是開啟我們的心竅、開啟我們心靈的眼睛,讓我們懂得用心看、用心想、用心說;第三個就是開闊我們的心胸。好像路拓寬以後,就不會過不去了。一個人因為狹窄,所以過不去。「…進入寬闊不狹窄之地;擺在你席上的必滿有肥甘。」詩篇廿三5:「在我敵人面前,你為我擺設筵席;」越是困難的時候,越能夠讓我們豐富。
- 練習的功課—因信心而建立的人格(6-7)(來十32-34,羅五1-5)
當我們耳朵被開通了以後,就進入一種生活裡,就是第6節所講的被打、被拔鬍鬚等等。
賽50:6-7「6人打我的背,我任他打;人拔我腮頰的鬍鬚,我由他拔;人辱我,吐我,我並不掩面。7主耶和華必幫助我,所以我不抱愧。我硬著臉面好像堅石;我也知道我必不致蒙羞。」
原文直譯 :6我把我的背給打擊者,而我的腮頰給拔磨(擦亮)者。我的臉面不藏躲於羞辱或唾沫。:7而主耶和華幫助於我,因此,我不受辱害。因此,我能使我的臉面堅實,我也知道我不致羞愧。
我把我的背給打擊者:人打我的右臉,左臉也給他打。鞭打有背後的攻擊之意。我的腮頰給拔磨(擦亮)者:我的臉被磨來磨去,漸漸的就發亮了。我的臉面不藏躲於羞辱或唾沫:別人在責備我們的時候,我們不逃避。從前有一句話叫唾面自乾,他吐口水在我臉上,我如果擦掉了,他也許會難過,就留著,讓它自己乾吧!而主耶和華幫助於我,因此,我不受辱害:原文「不抱愧」那個字,是不被傷害。有些時候被人羞辱,覺得人格都沒有了,感覺到非常非常的痛苦。如果人家羞辱你,你能不感覺痛苦──我知道我在幹嘛!知道他怎麼回事,知道其實不是我的問題,而我因為愛他,我理解他,他想不清楚,他現在正在誤解當中,他在痛苦裡邊,所以他會有這種反應──我們在經歷一個功課,我們在做一件善事,為何會受傷呢?因為在愛裡面去承受一些艱難,耶穌基督釘十字架正是如此。
因此,我能使我的臉面堅實:面如堅石,原文沒有石頭那個意思,讓我的臉表情是很堅定的,不會被人家一罵就皺了,我們心裡面是有底氣,臉是會發光的。雖然看起來是在受羞辱,但是我知道為什麼會遭遇這些,我知道我在做什麼;我也知道將來經過了這個過程以後,他會有理解的時候。即或他不理解,上帝知道。我也知道我忍受這一切是為了他,他知道或不知道,不是現在需要計較的事。我們自己裡邊有堅定的盼望,堅定的信心。所以如果我們能夠有這樣的知識,我就會知道進一步的一件事,就是我們不至於羞愧。
這樣的人格是非常特殊的人格,在聖經裡很多地方都跟我們這樣說。希伯來書十章32-34節:「32你們要追念往日,蒙了光照以後所忍受大爭戰的各樣苦難:33一面被毀謗,遭患難,成了戲景,叫眾人觀看;一面陪伴那些受這樣苦難的人。34因為你們體恤了那些被捆鎖的人,並且你們的家業被人搶去,也甘心忍受,知道自己有更美長存的家業。」這是一種說起來很怪異的人生,卻是一種榮耀生命的具體體現。為什麼會需要有這樣的人呢?希伯來書十一章的一段經文有很多的描述,結語是:「…本是世界不配有的人。」要與神同坐寶座,卻是要與世人受一樣的待遇,說起來本質上就不通。所以耶穌基督釘十字架,為我們開出一條又新又活的路,就是要我們有世人不能理解的人格,這是上帝要讓我們練習的功課。我們因著愛心持守,漸漸心竅被打開,就越來越知道怎樣去理解我所遭遇的事,怎樣去聽得見上帝的聲音,怎樣去得到祂的鼓勵,得到祂的扶持,而做世人不懂、上帝知道、內行人也知道、我們自己更知道的行為和一些做法。當我們碰到那些事情,我們是因為有信心,或者應該是說有信仰,有這樣的信念,因此我們就這樣操練著、練習著,漸漸的就形成世上不配有的人格。而這樣的人格,上帝給我們的應許是──我們不至於羞愧。
羅馬書五章1-5節:「1我們既因信稱義,就藉著我們的主耶穌基督得與神相和。2我們又藉著他,因信得進入現在所站的這恩典中,並且歡歡喜喜盼望神的榮耀。3不但如此,就是在患難中也是歡歡喜喜的;因為知道患難生忍耐,4忍耐生老練,老練生盼望;5盼望不至於羞恥,因為所賜給我們的聖靈將神的愛澆灌在我們心裡。」我現在所站的恩典,它是連結在患難中也歡歡喜喜。患難是我們需要的功課,它是必須的,在學校裡沒有學到這個功課,學校是不負責任的。上帝把我們放在困惑的世界、艱難的人生裡,這些功課是要讓我們學習在患難中歡歡喜喜。所以「患難生忍耐,忍耐生老練,老練生盼望;盼望不至於羞恥,因為所賜給我們的聖靈將神的愛澆灌在我們心裡」。我們信心裡知道一切都是有意義的。所以我們就會忍耐,就會老練。過程當中我們就會知道結果會是什麼,叫做盼望。而這裡的一個前提,就是因信稱義。
- 三. 學成的本領—基督之光與世人凡火(8-11)(羅十二3)
以賽亞書五十章8-9節:「8稱我為義的與我相近;誰與我爭論,可以與我一同站立;誰與我作對,可以就近我來。9主耶和華要幫助我;誰能定我有罪呢?他們都像衣服漸漸舊了,為蛀蟲所咬。」講到我們站立得住,我們能夠坦然的生活,是因為我們知道非常重要的信仰根基,就是因信而稱義。我們因信稱義,就會得到主的幫助。我們也看得懂世界的一些現象,他們現在很多事情現在看起來不錯,但是會漸漸變舊,而且會為蟲所咬。
10-11節:「10你們中間誰是敬畏耶和華、聽從他僕人之話的?這人行在暗中,沒有亮光。當倚靠耶和華的名,仗賴自己的神。11凡你們點火,用火把圍繞自己的可以行在你們的火焰裡,並你們所點的火把中。這是我手所定的:你們必躺在悲慘之中。」講到二個怪異的現象,一個是敬畏神而且聽從他僕人的話那樣的人,在暗中沒有光;另外一群人把火點得像營火會一樣,到處很亮,但是上帝卻說:你們必躺在悲慘之中。這是一個很奇特的對照組。這也是以賽亞書五十章讓我們看見的,上帝要開通我們的耳朵,否則我們聽不清楚,看不明白。這個世界的現象,有很多人按著世界的方法去看,看到後來沒有路;而神的路是奧秘的路,是不容易理解的路,我們必須要有不一樣的眼目,必須要有不一樣的耳朵,不一樣的看法,才能夠進深到奧秘裡去聽得懂上帝的話。
如果我們有能聽的耳,我們學會了功課,會有學成的本領,這個本領是稱義的本質,以及倚靠的領受,我稱它為本領。我們被算為好的,或被算為對的。為什麼?道理我們要了解。前面讀到羅馬書十二章1-2節,講到我們要察驗何為神的善良純全可喜悅的旨意,第3節:「我憑著所賜我的恩對你們各人說:不要看自己過於所當看的;要照著神所分給各人信心的大小,看得合乎中道。」我們要把自己看得對,就要知道不要去誇大、誇張自己。自我越被誇大,自我越被強調,這個人在上帝面前沒有辦法去領受上帝的祝福。
- 稱義的本質—認識基督的磐石根基(8-9)
(羅八32-36,亞三1-6,來八10-13,一10-12,太六19-20)
賽50:8-9「8稱我為義的與我相近;誰與我爭論,可以與我一同站立;誰與我作對,可以就近我來。9主耶和華要幫助我;誰能定我有罪呢?他們都像衣服漸漸舊了,為蛀蟲所咬。」
原文直譯 :8稱我義者向我靠近著,誰要與我相爭?可一同站立;誰是審判我的作主者?讓他來親近我。:9看哪!主耶和華幫助我,誰能定有罪?看哪!他們都像衣服漸舊,蛀蟲要咬他們。
我們是因信稱義,我們現在是因著信靠神的緣故,在信的基礎上我們知道,上帝是愛我的,那麼與我同意的,當然親近我,對不對?而「誰要與我相爭,可以與我一同站立」,這是什麼意思呢?就是如果那個人他現在是反對我的,想要與我爭論,他也會來跟我親近的。他會看見,「誰是審判我的作主者?」「審判」這個字,「與我作對」這個字——想要審判我,會不會有人論斷我們呢?如果有人論斷我們,讓他來與我親近,他親近了就會知道。這講到我們的信心,信仰變成一種生命,變成一種影響力,變成一種可以讓人感覺的溫暖,以及恩慈。沒有一件事情比這件事情更幸福更快樂,因為我們只要信,上帝就能夠幫助我。
「看哪!主耶和華幫助我,誰能定我有罪呢?看哪!他們都像衣服漸舊,蛀蟲要咬他們。」二個「看哪」,一件是我的,一件是他們的。我自己不需要為自己擔心太多事,如果我用自己的方法做這做那,常常做到後來,就會顧不周全,然後就會有壓力,就會緊張,就會痛苦。但是我知道主耶和華必幫助我,因為我非常非常在意於我自己的生命。剛才說了,所有的問題都在生命裡。問題不是問題,問題不是要控告你的問題,而是讓你學習成長的問題。我們如果知道,上帝就會恩待我們。羅馬書第八章32-36節:「32神既不愛惜自己的兒子,為我們眾人捨了,豈不也把萬物和他一同白白地賜給我們嗎?33誰能控告神所揀選的人呢?有神稱他們為義了(或譯:是稱他們為義的神嗎)。34誰能定他們的罪呢?有基督耶穌已經死了,而且從死裡復活,現今在神的右邊,也替我們祈求(有基督…或譯:是已經死了,而且從死裡復活,現今在神的右邊,也替我們祈求的基督耶穌嗎)。35誰能使我們與基督的愛隔絕呢?難道是患難嗎?是困苦嗎?是逼迫嗎?是飢餓嗎?是赤身露體嗎?是危險嗎?是刀劍嗎?36如經上所記:我們為你的緣故終日被殺;人看我們如將宰的羊。」沒有一件事使我們與神的愛隔絕。只有我們不信,當我們靠自己的時候,我們就不是在愛裡了。經文告訴我們,如果我們懂得因信稱義的道理,就會完完全全的倚靠神,不是靠自己的努力。靠自己的努力其實是靠不住,而且也會緊張,有壓力,這個道理是很容易理解的,但是卻是很少人真正實踐到非常非常的真實。
撒迦利亞書三章1-5節有一段異象:「1天使(原文是他)又指給我看:大祭司約書亞站在耶和華的使者面前;撒但也站在約書亞的右邊,與他作對。」你是服事神的人,就會有撒旦的控告,撒旦就是控告者。「2耶和華向撒但說:『撒但哪,耶和華責備你!就是揀選耶路撒冷的耶和華責備你!這不是從火中抽出來的一根柴嗎?』」講到我們都經歷過一些考驗。「3約書亞穿著污穢的衣服站在使者面前。4使者吩咐站在面前的說:『你們要脫去他污穢的衣服』;又對約書亞說:『我使你脫離罪孽,要給你穿上華美的衣服。』5我說:『要將潔淨的冠冕戴在他頭上。』他們就把潔淨的冠冕戴在他頭上,給他穿上華美的衣服,耶和華的使者在旁邊站立。」撒迦利亞書是講到末後世代的啟示,這裡告訴我們的是,我們會被控告,但是上帝不會去理會那些控告。我們自己有污穢是真實的,被控告是必然的,但是榮耀是從神來的,當我們願意去服事上帝的時候,我們不需要自己去把衣服(行為)弄得多好。這是在聖經裡面非常重要的啟示,卻是許多人沒有辦法去把握的。
賽50:9「主耶和華要幫助我;誰能定我有罪呢?…」你有這樣的信心嗎?我們承認我們有軟弱,承認我們不能夠達到一定的標準,這樣我們才會謙卑;但是我們是被上帝所恩待的,這是主耶穌基督十字架救恩的根基。
「…他們都像衣服漸漸舊了,為蛀蟲所咬。」希伯來書八章13節:「既說新約,就以前約為舊了;但那漸舊漸衰的,就必快歸無有了。」希伯來書一章10-12節:「10又說:主啊,你起初立了地的根基;天也是你手所造的。11天地都要滅沒,你卻要長存。天地都要像衣服漸漸舊了;12你要將天地捲起來,像一件外衣,天地就都改變了。惟有你永不改變;你的年數沒有窮盡。」(聖經講到宇宙的擴張,以及將來宇宙的收縮,就像衣服捲起來。)舊約會漸漸舊了,舊約是靠著自己行義的,會被廢棄。天地也會漸漸舊了,外在的一切都要更新變化。我們與神的約要改變,世界要改變,前提是我們的價值觀要改變,世界觀要改變。馬太福音六章19-20節:「19不要為自己積攢財寶在地上;地上有蟲子咬,能銹壞,也有賊挖窟窿來偷。20只要積攢財寶在天上;天上沒有蟲子咬,不能銹壞,也沒有賊挖窟窿來偷。」經文連在一起看,我們都明白。價值觀,永恆的價值觀是有了永生就有水牛;有了永恆的盼望,在今生就能夠得百倍。如果我們只圖今生的一些成就,一些利益,最後會漸漸舊了,會廢棄的。這個世界舊得特別快,換代換得很快,蘋果手機換到13代了,越來越貴,趕不上了;而且很多東西會壞掉。
這些事情是會改變的,而我們應該如何得到啟示呢?
- 倚靠的領悟—得著基督的生命經歷(10-11)
(腓三7-8,利十1-2,詩一四三篇)
賽50:10-11「10你們中間誰是敬畏耶和華、聽從他僕人之話的?這人行在暗中,沒有亮光。當倚靠耶和華的名,仗賴自己的神。11凡你們點火,用火把圍繞自己的可以行在你們的火焰裡,並你們所點的火把中。這是我手所定的:你們必躺在悲慘之中。」
原文直譯 :10在你們中間誰敬畏耶和華,聽從於祂僕人的聲音,而行走於黑暗中,又沒有亮光給他?要倚靠於耶和華的名,且仗賴他的神。:11看哪!凡你們燒起火,圍繞的火把(束腰的鎖鍊),行走在你們火的光焰中,以及你們點的火把中,這樣我的手要有這個給你,你們要躺臥,在憂傷(雕刻)中。」
我們要倚靠神,必須有新的接受方式。稱義的本質是認識基督,認識基督的磐石根基;而倚靠神,是得著基督生命的經歷。我們必須要經歷一些事情,才能使我們像腓立比書三章8節:「我也將萬事當作有損的,因我以認識我主基督耶穌為至寶。我為他已經丟棄萬事,看作糞土,為要得著基督;」就是價值觀的改變。
第10節原文直譯:「在你們中間誰敬畏耶和華,聽從於祂僕人的聲音(聲音是曠野的聲音,替上帝傳令的),而行走於黑暗中,又沒有亮光給他?」神僕人傳神的話,告訴你的話,你進去後,看不到什麼很明顯的方向,因為我們不是信人的話。有時候有些教導者,有一些傳遞神命令的人,他自己都不知道上帝為什麼傳這個命令;有些時候神的僕人講一些話,所產生的結果,不見得都好,但是你是信僕人呢?還是信神?如果信神的話,你就會知道人會錯,神不會錯。我一心要倚靠神,所以我聽從他僕人的話,進到黑暗裡,不奇怪。「要倚靠於耶和華的名,且仗賴他的神。」只單單倚靠神,這也是一個服事神的很重要的觀念。有些時候我們會遷怒,我們會因為人的錯誤、人的軟弱而跌倒,但是這不是正確的心態。
11節:「看哪!凡你們燒起火,圍繞的火把(束腰的鎖鍊),行走在你們火的光焰中,以及你們點的火把中,這樣我的手要有這個給你,你們要躺臥,在憂傷(雕刻)中。」如果這樣的話,還繼續的被雕刻,被雕刻的過程是滿慘烈,滿辛苦的,站不起來,原因是什麼?這講到說如果是倚靠神的,就單單純純的不倚靠自己的智慧,不倚靠自己的聰明。自己的聰明叫做凡火。利未記十章1-2節:「亞倫的兒子拿答、亞比戶各拿自己的香爐,盛上火,加上香,在耶和華面前獻上凡火,是耶和華沒有吩咐他們的, 2 就有火從耶和華面前出來,把他們燒滅,他們就死在耶和華面前。」民數記也有二次講到這樣的經文。有二點值得注意的,第一點是獻上凡火,凡火就是世界上的智慧,世人的方法,世人的感受方式。這些事情是自作自受,用自己的方法,結果就自己承擔,在上帝面前是存留不住的。第二點是亞倫的兒子,他其實是祭司長,但宗教信仰的傳承,不保證他的信仰就對,我們每一個人需要為自己認真。
我們講「學成的本領」,要知道基督是我的光,不是用我自己的光,上帝引導我們,讓我們信而順從,漸漸我們就能體會上帝是如何引導我們的。所以稱義的本質是我們認識基督,領受耶穌的救恩;倚靠的領受,就是我們要得著基督為至寶這樣的生命經歷,詩篇一四三篇(啟應經文)整篇都在講這樣的事,末尾一句說「憑你的慈愛剪除我的仇敵(仇敵就是控告),滅絕一切苦待我的人(原文是「苦」),因我是你的僕人。」
賽50:4-5「4主耶和華賜我受教者的舌頭,使我知道怎樣用言語扶助疲乏的人。主每早晨提醒,提醒我的耳朵,使我能聽,像受教者一樣。5主耶和華開通我的耳朵;我並沒有違背,也沒有退後。」這裡的能聽,不是一般的能聽。用耳朵去聽,有很多東西我們是聽不清楚的。就像現在許多高科技的收聽機,間諜或特務在用的,他們能夠收到一般收不到的聲音,我們要有被開通的耳朵,能夠聽到神的聲音,聽得見神的旨意,聽得明白。這個並不難,但是要早晨起來尋求。
【結論】
認識艱難人間是基督學校的奧義;
進入受教的舌與開通的耳之學習。
神兒女做僕人的教育訓練,認識艱難人間是基督學校的奧義;世界本來就有艱難,應該有艱難,沒有艱難就不是人生了,然後進入受教的舌與開通的耳之學習。我們要有受教的舌頭,受教的舌頭怎麼來?因為我們想要去扶助人,我們關心,有愛的對象,有愛的流出,我們人生有幫助的意願,才會有成就感,才會有價值。如果只想要讓自己活得舒服,活得好,這樣的人生一方面不值得鼓勵,另外一方面沒有價值。所以受教者的舌頭是因為我們以受教的榜樣,來活在別人面前,要去扶助軟弱疲乏者。我們有這樣的意願,我們就會到上帝面前來尋求,尋求說我為什麼聽不懂,聽不清楚,使我聽得清楚一點吧!上帝就會為我們的心靈的耳朵開刀。而這個是一點一點、一天一天漸漸的改變的。
希望我們透過以賽亞書五十章,能夠看到上帝的兒女作僕人的訓練;也希望我們能夠把這段聖經,神兒子作僕人的養成過程,和大家分享得完整一點。希望大家更深刻的認識到我們的人生,不是錯了,不是因為我們有問題,以至於現在碰到這些問題;因為我們本來就有問題,這些問題從來就不是問題,我們一定要學習,好好的靠著上帝給我們的啟示,學習解題。
我們低頭禱告:主耶穌,我們把眾弟兄姊妹都交託仰望在祢手中!我們各自有各自的難處,各自有各自碰到的困難,但是我們也知道我們正在成長的過程裡,正在被改變的過程裡。一切困難的發生,就是要讓我知道我還需要改變,我還可以改變。幫助我們!無論我們是在怎樣的年齡,怎樣的環境,是在怎樣的境遇當中,我們因著信,都知道,祢會給我們永恆的、有價值的、美好的盼望,並且也知道當我們可以聽見祢聲音的時候,一切不僅是能夠解決,而且祢要在我們的敵人面前,為我們擺設宴席。求祢引導我們走在對的路上,求祢引導我們看見你的引導,聽祢每早晨給我們的慈愛之言!謝謝祢聽我們的禱告!奉耶穌基督的名,阿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