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賽亞書四十六章】我必保抱懷搋 – 神兒女在世上的經歷與環境

【以賽亞書四十六章】

我必保抱懷搋—神兒女在世上的經歷與環境

 

【引言】

智慧看人生—從世界看見真神

(詩篇七一篇12-24)

 

詩篇九十篇12節:「求你指教我們怎樣數算自己的日子,好叫我們得著智慧的心。」我們常常讀的馬太福音廿四章6-9節講到「…8這都是災難的起頭。9那時,人要把你們陷在患難裡,也要殺害你們;你們又要為我的名被萬民恨惡。」誠心誠意地為人做事,幫助人,努力把自己活好,為什麼還會被恨惡呢?其實被恨惡的事情,有些時候只是因為你活得太好,他活得不夠好,那麼就會被人眼紅,這也是一個很客觀很無奈的現象。但這些都不是偶然發生的,都不是不得已的經歷。我們如果認識神,就知道這一切都是上帝算好的,上帝量好的。所以我們如果有智慧的心,看世上的一切就會不一樣。求主幫助我們,用智慧來看世界。

 

世界不可靠—地理與人際的震盪不定

如果我們是有智慧的人,我們來看世界,就會覺得說世界是越來越不可靠。越成長越覺得說,無論這個地球的地理,好比說今年可能會有許多地方會極度地很冷,這個氣候的變化;許多人際關係也會產生很大的震盪不安,人際關係包括政權,包括我們原來彼此之間的連結,包括我們以為可靠的人,忽然間就離我們而去,這些都是會有的。

 

信仰不真實—天道與人生的距離衝突

(複雜的環境,單純的要求。參羅十二1-2)

但對於基督徒而言,我們因為有信仰,所以就會不一樣。只是信仰是不是很紮實?這就是很現實的試煉了。如果我們所信的是真的,而且我們信得很有力量,那麼我們對於一切就看得懂,也會坦然無懼,會知道怎麼樣去面對,怎麼樣去應付。

世界是講地理,信仰是講天理。天理與人生的暗昧不明,其實我們會感覺到上帝為什麼把我們放在這個世界?近來台灣人常講:「天無照甲子,人無照天理。」就是好像說這個整個的季節──整個的環境變化,越來越劇烈,而人和人之間常常有一些不可理喻的事情,也越來越多──就没有辦法跟我們講理。那麼這是世界的現象,我們要從世界裡面看見神,並且要認識神──天父上帝愛我們,為什麼把我們放在這樣的世界裡?祂把我們放在這個世界裡,到底會產生什麼變化,我們將要經歷什麼樣的環境呢?這些都是我們要去思想的。

這個世界非常複雜,但是如果認識神的人就會生活得很簡單。羅馬書十二章1-2節:「1所以,弟兄們,我以神的慈悲勸你們,將身體獻上,當作活祭,是聖潔的,是神所喜悅的;你們如此事奉乃是理所當然的。」我們如果有一個單純的生命,就是把自己交在上帝手中,就會平安,就會安全。「2不要效法這個世界,只要心意更新而變化,叫你們察驗何為神的善良、純全、可喜悅的旨意。」這個察驗是必須的。我常常會希望弟兄姊妹了解,環境可能會很複雜,因為複雜才會讓我們學到東西,有很多變化才會讓我們更多地去產生豐富的生命,但是祂有很單純的要求,就是讓我們信靠祂,讓我們把自己活好。這是我們可以常常彼此提醒的一些重點。

Q. 人生在世,經歷知識越多,就越發感受到環境不可靠,無論是人際、經濟、政權或是其他。有信仰會好很多。但信仰者若沒有啟示與努力,所信不紮實,就會在各樣的信仰中徬徨猶疑。如何在各樣信仰中,建立真實可靠的信心?

人生在世經歷越多,知識越多,就會越發感受到環境不可靠,這個理解嗎?年輕的時候因為有父母親,天塌下來有父母親頂著,所以就不覺得會有什麼可怕之處。但是我們感受到越多,就會越知道說,我們不知道的更多,也就會察覺到整個世界,其實整個環境是在不斷的變化之中,無論是人際關係、經濟、政權,或是其他的包括地理,包括空間種種的情形,都在震盪變化之中。有信仰的人會比没有信仰的人好很多,這是我們可以看得見的。但是有信仰的人,如果没有啟示和努力,所信的若不紮實,没有把握,就會在各樣的信仰當中徬徨猶疑。這個世界提供我們很多種不同的信仰好去選擇,有的人信伊斯蘭教,有的人信天主教……有的人信這個,信那個。有不信的是另外一種,信的人為什麼選擇這樣的信仰?這個信仰為什麼是特別可靠的呢?如果我們想要建立真實、紮實,能夠使我們過得穩定,過得越來越堅定這樣的人生,讓我們能夠達到我們的天命,就是上帝呼召我們,要讓我們得著的祝福,台灣人常說「也要神也要人」,上帝給我們提供救恩,上帝給我們提供環境,但是我們自己要決定要做怎樣的人,自己要學習,自己要努力,才能夠達到上帝要給我們的目標。

所以我們怎樣才能夠認識真神的信仰,然後建立真實可靠的信心?這是我們可以一次一次和弟兄姊妹來彼此提醒的,也没有辦法去改變的話題。我們是在信仰裡了,有信仰的人,肯定比没有信仰的人要好非常多,這是一個比較值。但是我們所信的是誰?我是不是真知道祂為什麼把我們放在這樣的環境裡?而讓我們面對各樣的環境應該怎樣放自己的心?我說放心其實就是要放下擔心,放進真心,讓我們能夠真真實實地把自己放在一個非常非常積極正確,而有力量的狀態裡,讓我們越過越有盼望,這是信仰是需要成長的。所以這是我們常常討論的題目,也是我們一起共同的追求。

我們先做一個禱告吧!主耶穌:僕人和我們親愛的弟兄姊妹,今天要一起到祢面前來,尋求祢把我們放在這個世界當中,讓我們看許多震盪,看許多變化,經歷許多艱難的時候,所應該要領受祢的應許,以及祢的祝福。為這緣故求祢特別憐憫僕人,讓僕人在今天上午這個寶貴的時間裡,雖然身體軟弱,能夠按著祢的應許,什麼時候軟弱,什麼時候就剛強了,靠著那加給我力量的,凡事都能做。求祢用祢的靈托住僕人,讓講的、聽的同得益處。聽我們同心合一的禱告,奉耶穌的名,阿們!

讀經:賽四五1-4(參全章

最難講的兩章(四六/四七章)—-在黑夜裡看神的光,在世界裡體會神的愛

以賽亞書四十六章第3節:「雅各家,以色列家一切剩餘的要聽我言:…」這是我們的身份,是雅各家與以色列家,而且還是剩餘的。就是經過了一些試煉,經過了一些考驗以後,仍然能夠站立得穩,要成為一些良善聖潔的酵;要成為好像是種子澆灌一樣,經過重重考驗以後,能夠堅定信仰這樣的人,在這個世上,我們要去為主做的見證。

5你們將誰與我相比,與我同等,可以與我比較,使我們相同呢?6那從囊中抓金子,用天平平銀子的人,雇銀匠製造神像,他們又俯伏,又叩拜。7他們將神像抬起,扛在肩上,安置在定處,它就站立,不離本位;人呼求它,它不能答應,也不能救人脫離患難。8你們當想念這事,自己作大丈夫。悖逆的人哪,要心裡思想。」第5-8作為第一段,講到上帝是提醒我們,偶像的存在,其他的種種的神明的存在,可以與上帝做一個比較,讓我們去思想。這幾節經文比較表面的意義,就是告訴我們,這個世界的存在,偶像的存在是什麼現象。

9你們要追念上古的事。因為我是神,並無別神;我是神,再没有能比我的。10我從起初指明末後的事,從古時言明未成的事,說:我的籌算必立定;凡我所喜悅的,我必成就。11我召鷙鳥從東方來,召那成就我籌算的人從遠方來。我已說出,也必成就;我已謀定,也必做成。12你們這些心中頑梗、遠離公義的,當聽我言。13我使我的公義臨近,必不遠離。我的救恩必不遲延;我要為以色列-我的榮耀,在錫安施行救恩。」第8節講要思想,要去追念,讓我們穿過時間的長廊,知道上帝掌管一切。第12節講到「當聽我言」,當我們看到世界上的現象,懂得思想,然後進一步我們就要聽見主的話,讓我們能夠知道上帝一切的安排,一切的計畫——祂有怎樣的旨意,有怎麼樣的籌算,一定會成就的是什麼事;換句話講,將來會變成怎樣。然後第13節是這一章的一個結論:主的救恩必不延遲,我們是神的榮耀,我們要去生活在救恩裡。可以這樣的來理解這一段的經文。

今天主要的重點是第1-4節:「1彼勒屈身,尼波彎腰;巴比倫的偶像馱在獸和牲畜上。他們所抬的如今成了重馱,使牲畜疲乏,2都一同彎腰屈身,不能保全重馱。」一般我們在中文應用的時候,相同的一個字,如果有破音字,四聲一般是做為動詞,二聲是做為名詞或者形容詞。這裡面講到馱和重馱,還有所抬的,就是講到人生其實是有壓力,有很多我們所面對的艱難。上帝把我們放在壓力,放在艱難裡面,為的是要讓我們更認識神。3-4節講到保抱,講到懷搋,我們蒙神的保抱懷搋,這是讀以賽亞書的人很喜歡應用的詞,也就是講到說上帝其實把我們看為祂眼中的瞳人,祂是非常珍惜地保護著我們。保抱懷搋也就是懷抱,這是讓我們對神的主觀的認識。

其實第四十六、四十七章這兩章是比較難講的經文,因為第四十六章幾乎可以說是一半講世界的事,也講神兒女的事情。世界的事講黑暗面比較多,講光明面比較少。而到了四十七章,基本上都是講世界的事,四十八章才是講在世界當中的神兒女。這是讓我們知道在黑夜中要看見神的光,在世界裡要體會神的愛。

 

【本論】

我必保抱懷搋—神兒女在世上的經歷與環境

(參詩七一12-24)

用「我必保抱懷搋」,是讓我們知道,雖然是在很沉重的環境當中,我們還是在上帝的保護,以及上帝的看顧之下。只是祂的保護看顧,如果我們進到原文裡面看得更清楚的話,也許不是按照普通的人,許多的人所想的,讓我們做溫室當中的花朵,好像不去經歷一些艱難。不是的!祂的保護是要讓我們在艱難當中能夠成長,保護我們十分安全,但是不是没有艱難,這是我們需要去體會的。

 


四十六章大綱

. 偶像與重馱—心要思想的環境壓力(1)(5-8

. 負擔與生命—當聽主言的永恆呼喚(2)(9-12

. 懷抱與拯救—公義臨近的榮耀自由(3-4)(13


 

第1節講到彼勒、尼波,巴比倫的偶像,這講到偶像。這個世界是一個偶像的世界,無論是有形的,或是無形的。現在許多人都需要擁護領袖,領袖有些時候他也不自覺地變成一種偶像。年輕人追求偶像更是容易理解。我們要知道偶像不只是土木形骸的那種有形質的偶像,更多的是心理的偶像。我們每一個人自己心裡面難免都有偶像。其實有了偶像就會成為我們的重馱,就會成為我們的壓力。

第5-8節講到你們要思想。這些現象,這些環境壓力就是會催逼我們,促使我們要去思想的。

2都一同彎腰屈身,不能保全重馱,自己倒被擄去。」講到整個世界都落在一種權勢底下,都在勞苦嘆息,人與世界連結在一起,就會落在這樣的現象。如果人能夠覺醒,能夠體會到其實我們不是與世界的偶像在一起的,而是要與神同行,那麼就會進到自由。

這一切也就是讓我們有所謂的重馱,重馱原文是負擔的意思,人生一定會有負擔,好像我們講的「少年負軛原是好的」,人生需要有責任,才會有成長,有重擔才會有重量;人不重則不威,也是這樣的意思。但是我們在這樣的環境當中要學會聽主的聲音。

3-4節講到上帝的保抱懷搋,包括保抱和懷搋。「4…我必懷抱,也必拯救。」是告訴我們相同的一件事情兩種面向,就是事實上祂的懷抱,就是祂的拯救。我們在世界裡,卻是在神裡面,這就是祂的救恩的顯現。

我們會看到在最後祂告訴我們說,祂要使公義臨近,公義臨近就產生榮耀自由,這是祂的保抱懷搋的意義。

所以我們藉著1-4節經文來分享上帝的兒女,就是我們在這個世界上會有一些經歷與環境(經歷是主觀的,環境是客觀的),在經歷與環境當中,上帝究竟要我們學什麼呢?

啟應經文詩篇七十一篇「17神啊,自我年幼時,你就教訓我;直到如今,我傳揚你奇妙的作為。18神啊,我到年老髮白的時候,求你不要離棄我!」講到人生的經歷,像我們這樣的年齡,頭髮也確實白了,白髮是老年人的榮耀──經過一些事情,就會有一些學習,而學習就是要將神的能力指示給下一代,讓年輕人在所處的環境裡,因為有信,就有神的同在,就能夠面對一切都得勝有餘。「15我的口終日要述說你的公義和你的救恩。」終日述說是我們成長很基本,而且也很奇妙的一些作為、方式。19-21節就告訴我們說,我們如何敬拜讚美祂。我們用這一段的經文來給大家一些補充的記憶和思想。

 

一. 偶像與重馱—心要思想的環境壓力(1)(5-8)


賽46:1「彼勒屈身,尼波彎腰;巴比倫的偶像馱在獸和牲畜上。他們所抬的如今成了重馱,使牲畜疲乏,」

原文直譯:彼勒(巴力)屈身,尼波(虛空,河東之地)彎腰(突出);他們的偶像是獸,並你們所抬高的牲畜成重馱(壓力),因負重擔(4853默示)而疲乏(發昏,創廿五29-30,賽廿九8。口渴,箴廿五25。乾旱,詩一四三6)。


 

按著原文,彼勒就是巴力,巴力是巴比倫或者是在那個時代,就是舊約聖經的時代,世界上面最大的神。也預表世界背後的權勢,整個世界是在世界的神的權柄底下。尼波在歷史上被認為就是巴力的兒子,彼勒的兒子,尼布甲尼撒就是尼波所設的權柄,那樣的意思,也就是巴比倫的神。屈身、彎腰,這講到他們顯出來的一些狀況,把環境弄扭曲。(我們常常講得有點遠。時空扭曲,時空彎曲的一些現象,跟這個是有關的。)他們的偶像是獸,原文没有巴比倫(巴比倫在第四七章、四八章就會講得比較清楚),但是這裡面講巴比倫的存在並没有衝突。他們的偶像是獸。

講到獸,講到啟示錄的時候,世界掌權者是以那七頭十角的獸來做為一個隱喻。我們也看到許多偶像,許多異教的神明或是傳說,常常把人和獸疊在一起,但是人是人,獸是獸,必須要讓我們心裡面,有一個智慧裡面的區別。「1…他們所抬的如今成了重馱」,這講說你們所抬高的牲畜成為重馱,重馱就是壓力的意思,因為負重擔。

這兩節,三個與壓力相關的字,都可譯為「負擔」:

:1「馱」6006,背負重擔,堆積(詩六八19「背負重擔」,:3懷搋)

「抬」5385,從5375而來(賽四五20抬,本章3-4保抱)

「重馱」4853,默示,擔子,責任(本章1,2)

「巴比倫的偶像在獸和牲畜上。他們所抬的如今成了重馱」,在這節經文裡面其實是三個意思相近的,都可以理解為負擔。第一個馱是背負重擔的意思,背負重擔這句話其實更多的是上帝與我們分擔重擔。抬有抬舉的意思,在第3-4節翻譯為保抱,也有這樣的字存在著。還有重馱massa,是聖經講到耶和華的默示相同的字,也就是上帝給我們的一些啟示,變成我們的一種責任感,變成我們的託付,也會變成壓力。

這段經文很難講,原因是因為我們的和合本聖經,把舊約裡面那些模糊的詞翻譯得更模糊,我們要真正地進到裡面去理解它的意義,是需要有一些努力的。總而言之提供給大家做參考。第一個馱就是背負重擔的意思。第二個所抬的,它只出現在這個字,字根是高舉,把我們舉起來。然後重馱有默示,有預言的意義存在著。我們知道三個字都有負擔的意思存在著,有負擔就變成責任,有負擔也變成成長的背景,但有些人卻會被負擔壓倒了,壓垮了,甚至於壓死了。一樣是重量,有些人做重量訓練,對他而言是很重要的;有些人承擔不起的時候,就變成他的痛苦了。我想我們從一個很基本的位置上面來講,人生其實都有重擔,都有壓力,但重擔對我們是什麼意義呢?這就是我們要去思想的,要去理解的。

詩篇六十八篇19節:「天天背負我們重擔的主,就是拯救我們的神,是應當稱頌的!」主是天天來背負我們的重擔,為什麼是天天呢?因為我們需要與祂同行,人生的重擔不是只有自己在揹而已。如果你在教會有一段時間,應該都聽過一個比喻,說有人覺得他人生真是沉重,真是辛苦,然後上帝就讓他看見他走過沙灘,沙灘上只有一雙大腳印,上帝讓他看見其實是上帝揹著他走的。我們大概都聽過這樣的一個意義。因為事實上靠著我們的力量要去面對紛來沓至,各種各樣千奇百怪的壓力,其實是承受不住的。年輕人有學習的壓力,成長有事業的壓力,有家庭的壓力……不僅這些,就是整個世界的污濁的空氣,各樣的病菌都是我們的壓力。我們要去承受的事情,其實靠著自己是承受不住的,所以很大的部份都是上帝陪伴著我們,這是我們知道的。知道和不知道的差別,就在於我們知道就會放心,不知道就會覺得勞苦。

 

1. 人生的重馱—使人迷惑的普遍現象(1)

(參十二9,啟十八章)

今天和大家講偶像與重馱,首先我們要知道,人生其實是有很沉重的擔子,每一個人都覺得說人生非常沉重。像我們這樣的年齡,在生活當中,漸漸自己的壓力已經都是交卸給主了,但是看著身邊許多人,常常跟師母在感歎:每一個人都活得好艱難,每一個人都活得非常辛苦!為什麼世界會變成這樣呢?這個使人迷惑的普遍現象,啟示錄十二章9節:「大龍就是那古蛇,名叫魔鬼,又叫撒但,是迷惑普天下的。牠被摔在地上,牠的使者也一同被摔下去。」這是末後的世代的一個隱藏的現象。所以幾乎所有的人人生都沉重,比較活得好的人懂得苦中作樂,有些人活得比較麻木,不知道說人生是沉重的,當重擔壓下來的時候,他就承受不住了。

 

2. 偶像的虛空—與神相比的超越啟示(5-8)

(參羅八19-23,約壹五20-21)

而這個世界為什麼會沉重,我們必須要知道這就是虛空的壓力。虛空的虛空,偶像造成的虛空,讓人有虛空的盼望,讓人有虛空的追求,讓人没有辦法與真理的神連結在一起。這個虛空是一種客觀的現象,我們要觀察、要看見、要明白神的心意,這是我用5-8節要來和大家分享的。

偶像的虛空,講到巴比倫的偶像,巴比倫是上帝用來給我們一個圖像、預表,預表整個世界的現象。啟示錄第十八章整章都在講巴比倫,所講到的牽涉到這個世界現在──我們講到說2020年要進到2021年,現在以及未來非常非常明確而且真實的現象,以及我們所要面對的環境。没有時間多討論,只是希望大家了解,如果你想要知道,這個世界無論是政治的、經濟的,巴比倫預表信仰,也預表宗教和經濟,我們如果說更多地去看,就會明白。啟示錄十八章2節:「他大聲喊著說:巴比倫大城傾倒了!傾倒了!成了鬼魔的住處和各樣污穢之靈的巢穴…。」我們如果想要更多地了解這些,可以更多地去看一看啟示錄第十八章。「10…哀哉!哀哉!巴比倫大城,堅固的城啊,一時之間你的形罰就來到了。」世界越來越城市化,都市化、城市化的趨勢,造成非常大的艱難。12節以下就講到一些商務、經濟上面的活動:「14巴比倫哪,你所貪愛的果子離開了你;……16哀哉!哀哉!這大城啊,……21巴比倫大城也必這樣猛力地被扔下去,……。」

彼勒、巴力,或者是巴比倫的偶像,都是告訴我們說,整個世界背後的一種權勢。為什麼會有這些權勢的存在呢?賽46:5「你們將誰與我相比,與我同等,可以與我比較,使我們相同呢?」其實我們必須要有這個所謂的對照組,有世界的存在,讓我們有得去思想這看不見的神是怎樣的一位。我們看著世界,就可以讓我們有智慧去知道,超越世界真理的存在是什麼。然後第6-7節就講到這個偶像它的作為的方式,世界在物質形式底下,它是怎樣的生活。第8節:「你們當想念這事,自己作大丈夫。悖逆的人哪,要心裡思想。」我們先從這個角度來做一個基本的了解。上帝讓我們生活在這個世界裡面,提供給我們對照組,為的是讓我們會去思想,因為所有的一切都是藉著思想而存在的。偶像的虛空是要讓我們做一種對照反襯,讓我們看見真神,超越過物質的神,祂的存在是用什麼形式存在的。没有對照就没有辦法去比較。為什麼我們人生需要經歷罪的壓傷呢?是要讓我們可以體會到自由,體會到生命的價值之所在。没有黑就顯不出白來,没有暗就顯不出光來。一切的存在本來是形而上的事,可以没有任何的動作,需要藉著世界的一些現象才能夠顯明出來。好像你没有饑餓,就不會覺得吃飽是怎樣的美好,没有寒冷就不會體會溫暖的幸福。其實上帝藉著這個世界,是要讓我們藉以認識神。不是没有作用,不是没有必要的,這樣說知道吧?

 


賽46:5「你們將誰與我相比,與我同等,可以與我比較,使我們相同呢?」

原文直譯:向誰 與我比(種屬之比)?或與我同等(地位之比) 或與我相似(樣式之比) 或使我們相同(條件之比)?

:6「那從囊中抓金子,用天平平銀子的人,雇銀匠製造神像,他們又俯伏,又叩拜。」

原文直譯:搖出金子從囊袋,而銀子以平秤蘆尺,他們雇 銀匠 而製造那 神他們叩拜 又 敬拜。

:7「他們將神像抬起,扛在肩上,安置在定處,它就站立,不離本位;人呼求它,它不能答應,也不能救人脫離患難。」

原文直譯:他們抬起它 在肩 扛它,又安置它 在另處他就站 自其位 不 離,而 他呼求 於他 也無 回應,不 能救他  脫離他的困境。

:8「你們當想念這事,自己作大丈夫。悖逆的人哪,要心裡思想。」

原文直譯:記念 這些 而活出人樣  回轉 悖逆的 於 心。


 

這幾節經文用原文來做比較完整一點的理解。第5節講到我們要用世界的現象,世界的神,來和上帝的存在做比較。可以用什麼來與我相比原來的意思是種屬之比,就是不是相同的存在,金屬和土木是不一樣的;人類和礦物,其實人類和礦物如果用物理來看的話,都是一些分子的結構,但是不一樣。上帝和其他的很多的神,不是沒有神,但是不一樣的神,這樣說清楚嗎?與我同等就是地位的比較,其他的許許多多的,包括我們現在可能將來會看到、會聽到很多外星人的事情,(最近歐巴馬總統還被人家訪問,問說有没有外星人,歐巴馬不敢說,這個記者就知道說,按著他們手中的資料是有的,確確實實是有的。)是另外一種不同的生命,也許我們會把它理解為神明……種種。不是没有其他的神,但不是同等的神,不是相似的神,這樣明白嗎?或與我相似這是樣式的比較,或是使我們相同這是條件的比較。條件就是具備著什麼樣的內涵,具備什麼樣的實質。

6那從囊中抓金子,用天平平銀子的人,…」天平原來是兩個字形成的,就是蘆葦做的尺,還有天秤。這講到兩面的事情,價值的產生,這個世界上或是其他的神明偶像,是藉著現有的東西來給人;而神是使無變為有的。世界上的偶像,是用人間的東西來做比較的,是相對性的施恩;而神是絕對性的給與。

6…雇銀匠製造神像,他們又俯伏,又叩拜。」講到這個世界上面的人,去跪拜他們手中所造的一些偶像神明,按著自己的慾望來建立自己的崇拜,這是它的現象。

7他們將神像抬起,扛在肩上,安置在定處…」抬也是自己抬,放也是自己放,你如果没有放好的話,它就站不住了。「7…人呼求它,它不能答應,也不能救人脫離患難。」這是我們很簡單地、客觀地來看,實際上人們在拜偶像的時候,它的現象就是這樣。

但這些並不是没有意義,没有作用的存在,就是第8節所說的,「8你們當想念這事,自己作大丈夫。悖逆的人哪,要心裡思想。」這個想念,去觀察去思想,因為我思故我在,人的存在就是思想,你變成怎樣的人,就是因為你會怎樣思想。這些經文比較有意思的,自己作大丈夫就是人的強化字,我把它翻譯為要活出個人樣來。你心中的人樣是什麼樣的樣子呢?我們最近常常提醒弟兄姊妹,上帝在創世記第1章告訴我們的,是祂按著神的形象和樣式造人,而那個形象和樣式是有創造力量的。上帝對我們有極大的期待,要讓我們成為一個有創造力的人。你要回轉,悖逆的心要回轉,就是說上帝對我們安排的道路,為我們所經營的計畫,我們要去回轉過來,要去重新到根源來認識神,這是這裡所可以體會的。

所以其實世界上是有偶像的存在,約翰壹書五章20-21節:「20我們也知道,神的兒子已經來到,且將智慧賜給我們,使我們認識那位真實的,我們也在那位真實的裡面,就是在他兒子耶穌基督裡面。這是真神,也是永生。21小子們哪,你們要自守,遠避偶像!」約翰壹書這一卷,可以說是基督信仰的真理啟示的塔頂頂尖,最後一句話卻是遠避偶像!這告訴我們說,其實這個世界是以一種偶像的形式,以一種有形質的、有限的作為在約束著人的心。但是做為神兒女,我們追求真實,追求真理,真理就是真實,讓我們用誠實的心來追求真實,住在真實裡面。每一個人的生命狀態會有程度上面的差別,個人按著自己的地步行,但是你追求到真實,追求真實的時候,就是在永生裡面,其實就是與神同在了。真實可以有無限的領域,無限的存在,但是活在虛假裡面,或者活在虛空裡面,活在物質的世界裡面,就看不見真實。我想表達的,清楚嗎?所以我們想要追求真實,就要超越過偶像。

 

二. 負擔與生命—當聽主言的永恆呼喚(2)(9-12)


賽46:2「都一同彎腰屈身,不能保全重馱,自己倒被擄去。」

原文直譯:一同 彎腰 屈身,不能脫離 負擔,自己卻 被擄 去。


 

1. 彎曲的壓力—勞苦重擔的普遍體驗(2)

(參太十一28)

所以在第1節告訴我們說,人世間許許多多的艱難、沉重,都是因為什麼呢?都是因為我們浮在虛空的權勢底下,與世界同行。「2都一同彎腰屈身,不能保全重馱,自己倒被擄去。」這一面講偶像,一面講我們,一同嘛!原文的直接翻譯比較重要的,「保全」這個字是脫離,重馱就是我們說的massa負擔。其實負擔會成為重擔,上帝給我們啟示,讓我們覺得人生需要追求意義,追求價值。像是我們做傳道人,常常有一些長輩給我們的提醒,像今天想要和大家分享的信息,對我在没有釋放出去以前就是重擔。人生有一些責任,有一些職責没有完成,好像兒女没有養育長成,對父母親就是壓力,就是重擔。重擔使自己覺得有責任,也會使生命成長,使生命產生意義、產生價值,這樣同意嗎?massa重擔是不能夠脫離的,我們需要認識到第3-4節上帝與我們同在的時候,才能夠在壓力當中,能夠得到自由。

講到「一同彎腰屈身」,這個世界有這個世界的律,有這個世界的權勢,羅馬書第八章19-23節:「19受造之物切望等候神的眾子顯出來。20因為受造之物服在虛空之下,不是自己願意,乃是因那叫他如此的。21但受造之物仍然指望脫離敗壞的轄制,得享(享:原文是入)神兒女自由的榮耀。22我們知道,一切受造之物一同歎息,勞苦,直到如今。23不但如此,就是我們這有聖靈初結果子的,也是自己心裡歎息,等候得著兒子的名分,乃是我們的身體得贖。」我們和大家來分享這一段經文,也就是希望和大家一起來看,一同彎腰屈身有一種形而上的意義:其實世界的王,世界的權勢,如果我們把它想像成為一個敵對的權勢,就是一些欺負我們的、傷害我們的、攻擊我們的,那麼我們就會覺得落在對立和恐懼當中。但實質上不是的,整個虛空的權勢是上帝安排的,要讓我們一同來彎腰屈身,讓我們一同感受到存在的需要、我們自己生命的需要、我們身邊的人的需要,讓我們要得到榮耀釋放。所以世界也與我們一同在忍耐等候,等候神的兒女顯明出來。當這種自由榮耀顯明出來的時候,世界也被釋放了。

我在這裡和大家提醒一點點,我們對於環境,對於壓力,對於一些讓我們感覺沉重的事情,怎麼看?當我們覺得敵對的時候,我們會落在一種對抗心理,會落在一種衝突裡面,而且會覺得說,要對抗它是何等的沉重,何等的不容易。但是我們如果站在創造宇宙,創造萬有神的角度上面來看,我們知道一切都是上帝用來成就我們,成全我們的,一些上帝的安排。我們就會覺得說,這一切都是為了我們的好處而存在的,那麼感覺就會不一樣。

和大家講一點這兩天的經歷,我因為感冒,身體疲倦,在週一、週二的時候一直想說會不會,可不可以叫別人今天替代我,後來想一想太麻煩了,相信上帝一定能夠幫助我,也就是撐著到現在。重感冒這個事情,年輕人一場感冒什麼事情都没有,年紀大的人一點點事都是大事了。我這一場爭戰快要過去了,不過最辛苦的時候是在上個禮拜六和禮拜天的晚上,發寒發熱,那個冷是從骨頭裡面出來的,半夜裡面發冷發熱的時候,我心裡面就在尋求:主啊!這到底是什麼意義?當時就讓我感覺到,祂要讓我體會到什麼叫做地獄。因為我有這個身體,老子講「吾所以有大患者,為吾有身」,有這個身體,身體要冷要熱,我根本没辦法。靈魂裡面,我是靠主憐憫,可以說是自由了,不會有任何的狀態,但還在身體裡面,就受身體的影響,對吧?我相信上帝那個時候是讓我更深地去理解到,所謂的地獄就是從裡面發出來的,讓人受苦的東西,就逃不掉嘛!那麼當時開始就一個意念,就是我們常常說喜樂的心乃是良藥,難道這是假的嗎?然後我在禱告中就宣告說,喜樂的心是良藥,一切的存在對我都是好的,就連那個病毒對我也是好的。就在這樣一念之間,我開始去感謝,也就在那一次感謝讚美以後,冷再也没有了。基本上身體就產生一個非常大的,當然軟弱還在,但痛苦就没有了。我是很真實地和大家做這個見證。

我想說的是,其實這個世界有些時候我們會面對的,比方說面對某些政權,國家的政權對於受管制的百姓,如果那個政權是不合理的,百姓自然受苦,對不對?但是受苦的時候,你當做是敵對的呢?還是當做上帝安排給我們的環境呢?訓練我們成長的環境呢?這心態完全不一樣。我們要知道這個世界,世界有世界的王,世界有撒旦,世界有其他的權勢──對的!但是我們是神的兒女,我們的天父是掌管萬有的,一切對我們都是為了我們的益處而存在的。你開始進到這樣一個心思意念的話,你的人生會感覺不一樣。當然我們常常落在現實的困難當中,困難還是困難,但是越快去轉念,去體會到這一切都是為了我們的好處,就會不一樣。一切對我都是好的!這個世界一切的權勢都是如此。

有負擔,如果不認為對我們是有益處的,就是壓力;如果相信對我們有益處,那就是我們要成長的負擔。所以彎曲的壓力,勞苦重擔是人生的普遍體驗。馬太福音十一章28節:「凡勞苦擔重擔的人可以到我這裡來,我就使你們得安息。」彎曲這樣的力量,是一種使我們改變的能量。没有流汗的辛苦,就没有安息的作用以及安息的快樂,這樣理解嗎?

 

2. 思想的能量—神必成就的超越呼召(9-12)

(參詩十六1-4)

8你們當想念這事,自己作大丈夫。悖逆的人哪,要心裡思想。9你們要追念上古的事。因為我是神,並無別神;我是神,再没有能比我的。」我們經過了比較以後,就會確信獨一的真神是獨一的真神,祂是我的天父,祂是掌管一切的;没有其他的力量,没有其他存在的形式,能夠破壞我們與神的關係,能夠影響到我們在神裡面的自由,這是我們要去思想的。

然後在這個思想的基礎上,從世界的現象來開始觀察,做智慧的比較,做智慧的判別,我們就會看到:「10我從起初指明末後的事,從古時言明未成的事,…」整個創造有其時間性,有其時間脈絡,但一切都在上帝的計畫掌管之中。你想到這些事情,就會聽到神的話說:「10…說:我的籌算必立定;凡我所喜悅的,我必成就。11我召鷙鳥從東方來,召那成就我籌算的人從遠方來。…」這是一個對比句,鷙鳥是突擊,突然間發生的事情。「成就我籌算的事情」就是,第四十五章講到古列,這裡講到彼勒以及尼波,講到有一些似乎是對我們產生攻擊的,產生破壞,產生壓力的這樣的人或事,其實都是為了成就上帝所要成就的。

11…我已說出,也必成就;我已謀定,也必做成。12你們這些心中頑梗、遠離公義的,當聽我言。」我們從消極面來看到,從世界上面的一些不可靠的現象,來思想到上帝真神的存在,然後我們在認識真神的存在這個立場上面,上帝掌權的立場以及角度,就可以來思想一切存在的事以及理──到底在表面所看到的這些現象,後面隱藏的真相是什麼?一切奧秘的存在是什麼?這都是我們要去思想的。

這個世界有一種彎曲的壓力使我們造成改變。希伯來書十二章3節:「那忍受罪人這樣頂撞的,你們要思想,免得疲倦灰心。」我們受到一些撞擊,有些時候碰到一些不合理的待遇,就是要讓我們的生命力能夠成長,忍耐力能夠加大,而理解力,對於人的困難、人的需要,這樣的理解力智慧能夠增長。但是我們要對於這些頂撞、衝撞有正確的看法,就需要思想。一切的存在就是思想。現在的一切物理學、科學,都越來越證明思想的能量是無限大的。發生一切的存在,都在於你怎麼想。現在我們要去面對的,就是我們會不會想?能不能想?我們的思想有没有能力,有没有真理?我想說的,清楚嗎?

我有一個特別的感覺。没有機會和大家有更多的討論,我們當中有很多人都跟我們很多年了,這些年我們不斷地在講這樣的信息,不知道個別弟兄姊妹你裡面已經產生了多少思想的能量和能力?我没有辦法去檢驗,也許到了天上,我們有更長的、更多的時間在一起的時候,我可以看到弟兄姊妹你們在生命裡面的成長。無論如何,簡單的歸納一句話:你人生生命有長進没有長進,單單純純就在於你思想的能力,思想的能力有没有長進。有没有一種智慧可以去思想形而上的事呢?思想永生神的存在的事呢?還是我們連眼前的人間的許多的事情都看不明白呢?如果我們思想對了,那麼神所能夠成就的,就是我們講說,看到世界上偶像的虛空,要有與神相比的超越的啟示──上帝藉著世界上的偶像讓我們看到神的超越性,然後我們看到世界上很多很多的現象,要讓我們知道上帝所要成就的事情是超越的成就。上帝對我們的呼召,不是讓我們在今生今世過平安的日子而已。不是的!如果只要讓我們過平安的日子,祂事情是很容易做的。祂是要讓我們產生超越的生命,產生榮耀的啟示。

 


賽46:9「你們要追念上古的事。因為我是 神,並無別神;我是 神,再沒有能比我的。」

原文直譯:追念 往事 自古時 因我是神(以利) 而沒有 別位(可比的)神(以羅欣) 也沒有 像我的。

:10「我從起初指明末後的事,從古時言明未成的事,說:我的籌算必立定;凡我所喜悅的,我必成就。」

原文直譯:從起初 告訴 末後,且從古時 說了 而還未 成的:而凡 我喜悅的我籌算立定,我必成就。

:11「我召鷙鳥從東方來,召那成就我籌算的人從遠方來。我已說出,也必成就;我已謀定,也必做成。」

原文直譯:從東方 召 鷙鳥(突擊),地的遠方 我籌算的人。我既說了,就 要實現它;我謀定 就 要做成它。

:12「你們這些心中頑梗、遠離公義的,當聽我言。」

原文直譯:聽 於我,心 剛硬者;遠離公義者。


 

第9節:「你們要追念上古的事。」「追念已經存在的歷史,從古時,因為我是神,而没有別位。」没有別位不是没有別的神,而是没有可比的,「没有可比的以羅欣(ilohim),也没有像我的。」(希伯來文我故意把它翻譯得不像翻譯,就是因為其實它的彈性很大。)

第10節:「我從起初指明末後的事,從古時言明未成的事,…」一個重點就是上帝說話。上帝是不斷地說話,從起初說到末後,古時說了到現在還没有成就的事情。它會成就的,怎麼成就呢?因著我們的信,因著我們的理解,因著我們的參與,一切的事情都要成就。「凡我所喜悅的,我必成就。」這是我們思想到,其實很多事情還没有成就,就等我們了!如果我們自己生命没有改變,没有更新,事情就成了,我們就没事幹了,那有點可惜了,對不對?人生就遺憾了!

第11節:「我召鷙鳥從東方來,…」鷙鳥當然是一種從空中飛下來的飛鷹,原文是突擊的意思。「地的遠方,我籌算的人,我說了就要實現它,我謀定就要做成它。」和合本聖經的翻譯很好了,只是我們要知道這是一個類比的句子,可以從類比的句子來理解。有些時候一些突然的撞擊,突然發生的事情,突然發生的災禍,不是無端地發生的,都是要讓我們,至少可以試驗一下我們的適應力如何,我們的反應力如何。

第12節是這一段的重點,「12你們這些心中頑梗、遠離公義的,當聽我言。」重點是要開始學會聽得見宇宙之中没有聲音的聲音,一切存在的現象所給我們的啟示。那心中頑梗的可以翻譯成剛硬的,其實更簡單地可以翻譯成頑固的吧。我們的思想已經固態了,固化了,就没有辦法產生更新、自由而且能夠不斷成長的智慧。這裡面特別講到遠離公義,這個公義是我們在這裡要特別去強調的。

講到頑固,上帝要打破我們心中堅固的營壘,如何來打破呢?如何去了解呢?這一段經文裡面告訴我們,没有別神可以比較,其實講的是沒有別的。詩篇第十六篇1-3節:「1神啊,求你保佑我,因為我投靠你。2我的心哪,你曾對耶和華說:你是我的主;我的好處不在你以外。3論到世上的聖民,他們又美又善,是我最喜悅的。」在這裡我們看到一件事情,就是我們的心如果想對了,就會活在美善的光景當中。「4以別神代替耶和華的,他們的愁苦必加增。」別神的原文就是別的。我們講不要事奉瑪門,瑪門講的就是別的。因為別的一切的存在,都在有限的,甚至於降得低一點的話,就在物質的、現實生活的思想當中。我們停在現實生活的思想當中,就没有辦法去應用神的力量,去影響、去控制、去改變那些看不見的事情。上帝對我們的期望是高的,因為我們是按著祂的形像和樣式造的,我們是神的兒女。

 

三. 懷抱與拯救—公義臨近的榮耀自由(3-4)(13)


賽46:3-4「3雅各家,以色列家一切餘剩的要聽我言:你們自從生下,就蒙我保抱,自從出胎,便蒙我懷搋。4雅各家,以色列家一切餘剩的要聽我言:你們自從生下,就蒙我保抱,自從出胎,便蒙我懷搋。」

原文直譯 :3聽於我 雅各家 並一切的 餘民 以色列 家;蒙懷搋(6006,背起重擔)從 出腹 被保抱(抬舉5375)自從 子宮(蒙憐憫)。:4而到 你們年老 我是 且到他髮白 我懷抱 (背負5445);我造作,我也保抱(抬舉5735),我也懷抱(5445)並拯救。


 

1. 出生到永恆—保抱懷搋的信仰認知(3-4)

(參詩七一5-9)

如何去做正確的思想呢?「3…以色列家一切餘剩的要聽我言:…」要懂得聽上帝的話。「…你們自從生下,就蒙我保抱,…」生下原文是肚皮,主要的意思是成孕——還没有成孕就蒙神的保抱。「…自從出胎,便蒙我懷搋。」出胎原文是子宮,是憐憫,子宮和憐憫是相同的字。我想這段經文講到懷抱以及拯救,具體的現象是公義臨近(等一下我們會說)。我們從受孕到永恆,都在上帝的保守計畫之中,這是我們的信心,這是我們信仰的認知。

3、4兩節,三個與保護陪伴相關的字,都可譯為「負擔」

:3「保抱」5375,舉、擔當、赦免(:3,:4,:7抬起)

「懷搋」6006,背負重擔(:1馱)

「懷抱」5445,負重荷,裝滿,步履沉重(:4,懷搋,懷抱。:7「扛」在肩上)

 

3、4兩節裡面有三個與上帝的保護、上帝的陪伴相關的字,一個是保抱,一個是懷搋,一個是懷抱。保抱原來也就是抬起;懷搋就是揹負著;懷抱翻譯得比較亂,就是承擔著重擔,讓我們步履沉重的意思。你看到這三個字,其實和負擔都差不多。上帝揹負我們,上帝保護著我們,讓我們被抬舉、被拯救,給我們擔子,然後讓我們負軛前行,人生就揹著自己生命要成長的壓力。我講個不太恰當的比喻,就像現在身體有疾病的時候,揹著軟弱的身體活著,本質上就是一個辛苦的事情,懂這個意思嗎?我們人生本來就是揹負著成長的目標,我們步履會沉重。但是也就是因為步履沉重的緣故,我們會去體會到上帝在我們生命裡面的計畫和目標。

第3-4節按著原文,雅各家和以色列家的一切的餘民,餘民我剛說了,就是經過了試煉以後留下來的。蒙懷搋就是揹起重擔,從成孕就被上帝所抬舉,從子宮裡就被憐憫,直到年老髮白,祂還是保抱懷搋,這告訴我們人生一生都在神的計畫裡。

詩篇七十一篇第6節:「我從出母胎被你扶持,使我出母腹的是你。」第9節:「我年老的時候,求你不要丟棄我!我力氣衰弱的時候,求你不要離棄我!」這些經文是讓我們知道,其實我們一生的年日都在神的手中。

 

2. 公義到自由—榮耀釋放的超越救恩(13)

(參提後二10-13)


賽46:13「我使我的公義臨近,必不遠離。我的救恩必不遲延;我要為以色列─我的榮耀,在錫安施行救恩。」

原文直譯:我使臨近 我的公義 不遠離,且我的救恩 不 遲延;我要賜自由 在錫安;我的榮美,在以色列。


 

按著原文說,我的公義要越來越接近於你而不會離開,我的救恩就不會受到延遲,我要賜自由在錫安。救恩這個字,原文是從自由來的。我的榮耀,就是榮美,在以色列。

錫安是我們常說的,錫安就是讓我們對於萬有,知道萬有都是同歸於一,世界一切都在祂的裡面,有這樣的信仰。而以色列就是我們,特別被神所揀選的兒女。

這裡講到神的公義,人的問題是遠離了神的公義,而神的救恩就是使祂的公義接近我們。我們要說的是,我們要得到自由榮耀,是需要使神的義在我們當中顯現。神的義我們已經講得非常多,神的義就是耶穌的寶血和我們的信。簡單地說,就是我們不去定人的罪,也不定自己的罪,我們只活在信裡。無論我在哪樣的光景裡,我都是好的;無論弟兄姊妹在哪樣的光景裡,他也都是好的,所以我們就能夠彼此相愛。在這個信裡面,無論在什麼樣的光景當中,都能夠不斷地成長,這是我們每次都在講的。

每次都在講,但層次不一樣。你裡面對於公義擁有了多少,神的義擁有了多少?神的義有多少,你就有多少的自由。用比較容易理解的方式,如果我們現在看到自己,覺得說自己犯罪了,就不敢在別人面前出現,怕別人的眼光。如果我們看別人,對別人有意見,我們看到他,心裡就難過,就不會自由,對吧?這是最簡單的事。但是我們每一個人的公義,在我裡面成就多少,我相信在我們弟兄姊妹當中,每一位基本上都有了,但是你多久會出現一次論斷自己,論斷別人?我的問題清楚嗎?還是會出現嘛!只是這個出現的頻率越來越少,重量越來越輕,然後讓它捆綁我們,使我們失去自由,失去愛,這樣的影響力就越來越小,這麼說清楚嗎?我們都在成長,不需要成長別的,因為萬有都是上帝預備給我們的,你只要把自己活在神的義裡,就可以了,這樣清楚嗎?但是不是一下子就可以成就的,因為這個世界就是在違反神的公義,背離神的公義的整個制度,或者整個權勢底下,我們要從偶像的權勢釋放出來,就是這個。

所以我們講到從出生到永恆,一生一切的時間都在上帝的手中;而我們的人生就是要因著公義,以至於能夠自由,這是榮耀釋放的超越救恩。這是很簡單的道理,卻是我們需要不斷地去實踐的。

提摩太後書二章10-13節:「10所以,我為選民凡事忍耐,叫他們也可以得著那在基督耶穌裡的救恩和永遠的榮耀。11有可信的話說:我們若與基督同死,也必與他同活;12我們若能忍耐,也必和他一同作王。我們若不認他,他也必不認我們;13我們縱然失信,他仍是可信的,因為他不能背乎自己。」我們的異象說我們要與主一同作王,怎麼作王?其實就是要使救恩在祂的百姓當中能夠顯明,使這個義的自由,就是因為我們從世界上的種種現象,來看見,來認識超越的真神。然後從世界上種種的不自由,讓我們去體會到上帝的話必定成就,是按著我們生命成長的程度而成就的。讓我們自己生命不斷地成長成就,這對於我們是唯一重要,而且有影響的。當我們能夠改變自己,影響自己,我們就能夠影響別人。為什麼上帝把我們放在這個艱難的世界、重大的世界裡,是為了要讓我們在這樣的脈絡底下成長。

 

 

【結論】

認識偶像真相,認真尋求真神;

聽從天父呼召,體驗救恩奇妙。

 

所以我們的結論,要認識偶像真相。不要敵對它,不要恐懼它,而是要理解它,這可以嗎?對於一切的人家在拜偶像,迎神賽會……種種的情形我們不必去排斥,因為那就是世界的現象。我們就在現象裡面看見真相,然後也就在這樣的環境裡面去尋求真神。我們聽從天父的呼召,讓我們進到榮耀自由裡,體會那救恩的奇妙。

8你們當想念這事,自己作大丈夫。悖逆的人哪,要心裡思想。」正確的思想就是讓我們正確活著的重點。「自己作大丈夫」就是,再次和大家分享,活出個人樣來,活出個神造我們的人樣來。

發表迴響

你的電子郵件位址並不會被公開。 必要欄位標記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