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賽亞書六十一章】
耶和華的靈—成為榮耀的呼召與回應
【引言】
過日子的智慧—知道與不知道的差異(腓一19-21,羅十四5)
啟應:詩篇第一○四篇24-35
不知道的危險—世界正面臨的情勢(太廿四32-36)
歡歷試煉就能夠使榮耀顯現,我們要歡歡喜喜的經歷試煉,就是要過好每一天。所謂的過好每一天就是無論環境如何,我們都知道要怎樣去面對,這是今年的異象。去年度的異象用腓立比書第一章20-21節的經文——「生死屬主,顯大基督」,這是歡歷試煉能夠使榮耀顯現的基礎。腓立比書1:19-21「19因為我知道,這事藉著你們的祈禱和耶穌基督之靈的幫助,終必叫我得救。」就是我們面對一切的挑戰和困難,都能夠得到力量,使我們能夠勝過一切的環境。 「20照著我所切慕、所盼望的,…」人生要有盼望,「…沒有一事叫我羞愧。」所有的事情都有成就。應該怎做呢?「…只要凡事放膽,無論是生是死,總叫基督在我身上照常顯大。」要顯大基督 。「21 因我活著就是基督,我死了就有益處。」「活著」,只要知道怎麼活,顯出來的現象會是每天都過得非常滿意!這當然是需要有一些過程,但是卻是我們的權利以及我們的目標。
其實關於過日子會不會過,我本來是要做一個專題和大家討論的,羅馬書14:5「有人看這日比那日強;有人看日日都是一樣。只是各人心裡要意見堅定。」我們看每一個日子是怎麼看呢?這節經文我做了別解,做了特別的解釋:一樣是過日子,同樣的一天,有的人過得好,有的人過得不好,有的人一天比一天越過越好,有的人卻越過越糟,關鍵是什麼呢?關鍵是我知道——我知不知道活著的目標到底是什麼?我們有沒有面對困難的智慧,有沒有過日子的智慧?所謂賢德的主婦就是會過日子嘛!但他們過日子也許是擅長精打細算,我們過日子則是知道日子對我們的意義是什麼。所以知道和不知道的差異是非常大的,我們活在這個世界上如果不知道怎麼回事,可能就會落入很大的危險裡。
關於現今世界的一些現象,馬太福音廿四章32節以下描述到,主耶穌說:「32你們可以從無花果樹學個比方:當樹枝發嫩長葉的時候,你們就知道夏天近了。」有人說無花果是象徵著以色列國,這當然也是一個很好的說法,而同時也還有一些其他的解釋,例如啟示錄六章13節說到無花果樹被搖動而落下未熟的果子,有人說不久以後,人造衛星會像無花果樹的果子一樣劈哩啪啦掉下來,那也是一個解釋。是有許多不同的解釋的。「33這樣, 你們看見這一切的事,也該知道人子近了,正在門口了。 34 我實在告訴你們,這世代還沒有過去,這些事都要成就。 35 天地要廢去,我的話卻不能廢去。 36 但那日子,那時辰,沒有人知道,連天上的使者也不知道,子也不知道,惟獨父知道。」這裡講到有一些現象發生的時候,是讓我們知道有事情發生,但是不會先告訴你日子及時辰。最近我們看到整個世界有各樣的現象出現在我們身邊,戰爭的威脅、瘟疫、通貨膨脹,今年到明年的物價可能會漲接近60%吧?還有氣候變化,各地的火山爆發、極端氣候,我們這裡30幾度就受不了,有些地方是40幾度,40幾度怎麼過日子呢?很多地方都沒水了,像美國那樣的國家很多地方也面臨很大的困難。其實這個世界有一些現象在告訴我們一些事,我們知不知道呢?
馬太福音24:37「挪亞的日子怎樣,人子降臨也要怎樣。」我們身處於這個時代,所看見的如果只是讓我們心慌,讓我們恐懼,那就不是神兒子了,就跟世人一樣落在恐懼混亂當中。馬太福音13:10-12 「10門徒進前來,問耶穌說:『對眾人講話,為甚麼用比喻呢?』 11 耶穌回答說:『因為天國的奧祕只叫你們知道,不叫他們知道。』」作為門徒是有知道的特權,知道日子會如何,如果不知道就和世人一樣。「12 凡有的,還要加給他,叫他有餘;凡沒有的,連他所有的,也要奪去。」所說的是什麼?就是知道。如果你對於屬神的事情有一些基本的理解,你就會越理解、越真實、越深刻、越完整;如果從起頭就不想理解,就永遠不會理解。
能知道的條件—門徒應得著的能力(太廿四37,太十三11-12,約十六12-14)
所以說「不知道的危險」,是說門徒是有「能知道的條件」。而門徒應該得到的是知識的能力,常說知識就是力量,我這裡說的能力,說的是能量和力量,包括資源的掌握,包括資訊的掌握。約翰福音十六章12-14節,主耶穌說:「12我還有好些事要告訴你們,但你們現在擔當不了(或譯:不能領會)。 13 只等真理的聖靈來了,他要引導你們明白(原文是進入)一切的真理;因為他不是憑自己說的,乃是把他所聽見的都說出來,並要把將來的事告訴你們。 14 他要榮耀我,因為他要將受於我的告訴你們。」這個知道和榮耀,它是一件事情,裡面有真知識,知識就是力量,知道該知道的「生命之道、永恆之道」;如果知道了,我們就會掌握住因著知識而有的能力,這個能力存在於我們裡邊,也就是榮耀的本體。這樣說大家能理解嗎?主耶穌是道成肉身,你吃主喝主,是要得到什麼?要知道。
- 當前的世局風雨飄搖,各樣災禍與風聲,紛來沓至,怵目驚心(太廿四6-9)。神的兒女若未領受榮耀呼召,得神祝福引導,勢必與世人一同落在壓力恐懼中。我們應當如何看見神榮耀的呼召,看待、回應?
當前的世局風雨飄搖,瘟疫、戰爭、氣候、災變、糧荒……會有糧荒的現象大家應該都知道,各種災禍以及災禍的風聲紛來沓至,怵目驚心!馬太福音24:6-9「6你們也要聽見打仗和打仗的風聲,總不要驚慌;因為這些事是必須有的,只是末期還沒有到。7民要攻打民,國要攻打國;多處必有饑荒、地震。」這些現象已經都發生在我們面前,「8這都是災難(災難:原文是生產之難)的起頭。」認為是生產之難,問題就不一樣了。「9那時,人要把你們陷在患難裡,也要殺害你們;你們又要為我的名被萬民恨惡。」這個話聽起來好像苗頭不對,有點困難,往下我們知道這些都是必須有的,因為只有經歷這些,生命才會有啟示,才會真知道。
神的兒女如果不是真實的領受到神榮耀的呼召,得到神的祝福以及引導,就會不知道為什麼世界會這樣?為什麼我們還要經歷這些事?如果我們還在問的時候,就不是真知道了。我們如果領受到神榮耀的呼召,得到神的祝福和引導,就不會和世人一樣落在壓力、痛苦和恐懼當中,這是世人的現象,神兒女應該有不一樣的狀態。我們要探討的是,應當如何看見神榮耀的呼召?如何看待?如何回應?
讀經:賽六一1-3(參全章)
【本論】
耶和華的靈—成為榮耀的呼召與回應
(賽六一1-3,彼前四7-14)
先前的以賽亞書第六十章,講到「耶和華的光——基督榮耀顯現的興起呼召」,上帝呼召我們,祂說:「興起,發光!因為你的光已經來到!」講來到,具體來說是將到而還未到。聖經裡面有一些應許,例如子女歸回,這些現象漸漸會看見了;我剛才接到一封信,有一些子女歸回的現象正在發生。還有「列國的財寶也必來歸你」……很多很好的應許,其實都還沒有成就,但是我們說它有成就的條件。
第六十章的結論,是用六十一章的1-3節:「1主耶和華的靈在我身上;因為耶和華用膏膏我,叫我傳好信息給謙卑的人,差遣我醫好傷心的人,報告被擄的得釋放,被囚的出監牢;2報告耶和華的恩年,和我們神報仇的日子;安慰一切悲哀的人,3賜華冠與錫安悲哀的人,代替灰塵;喜樂油代替悲哀;讚美衣代替憂傷之靈;使他們稱為『公義樹』,是耶和華所栽的,叫他得榮耀。」這就是一個呼召,第3節告訴我們「使他們被稱為公義樹」,是耶和華所栽的,叫祂得榮耀。神得榮耀,就是我們有榮耀;我們沒有榮耀,祂要得什麼呢?我們做成生命在我們裡面得著榮耀,就是神得榮耀的真正意義,這些大家應該都很容易連結起來了。我們要來看到,如何從神那裡得著榮耀的呼召,讓我們成為神的榮耀。
整章重點提示一下,首先講到「主耶和華的靈在我身上」,第一個重點是我們要「稱為『公義樹』,是耶和華所栽的」。第二個重點在第6節「你們倒要稱為耶和華的祭司;人必稱你們為我們神的僕役。」第一個階段是講到我們是神所栽種的,第二個階段是我們要成為祭司,成為服事神的。從我們,然後講你們。第三個階段,在第9節說「凡看見他們的必認他們是耶和華賜福的後裔」,「認」原文是承認的意思,我們是神賜福的後裔,要得到亞伯拉罕的福、大衛的福,要得到耶穌基督所帶給我們的福分。這三個階段就是要使我們真真實實的靠著神的恩典,得著神的能力,得到神的榮耀,得到生命的本質。
關於得到榮耀的靈,有榮耀的靈在我們身上,彼得前書四章7-11節這段經文也是要注意的:「7萬物的結局近了。所以,你們要謹慎自守,警醒禱告。8最要緊的是彼此切實相愛,因為愛能遮掩許多的罪。9你們要互相款待,不發怨言。10各人要照所得的恩賜彼此服事,作神百般恩賜的好管家。11若有講道的,要按着神的聖言講;若有服事人的,要按着神所賜的力量服事,叫神在凡事上因耶穌基督得榮耀。原來榮耀、權能都是他的,直到永永遠遠。阿們!」今天要說的一個基本點是榮耀。以現在的量子物理學的觀念來說,它就是能量,就是資訊所產生的力量。我們要藉著服事使我們越來越知道神的榮耀。接著12-14節:「12親愛的弟兄啊,有火煉的試驗臨到你們,不要以為奇怪(似乎是遭遇非常的事),13倒要歡喜;因為你們是與基督一同受苦,使你們在他榮耀顯現的時候,也可以歡喜快樂。14你們若為基督的名受辱罵,便是有福的;因為神榮耀的靈常住在你們身上。」若是我們歡歷試煉,那麼就會有神榮耀的靈常住在我們身上。
這一次要和大家討論「耶和華的靈」,以賽亞書六十一章第1節:「主耶和華的靈在我身上;…」這是成為榮耀的呼召以及回應。第3節:「…使他們稱為『公義樹』,是耶和華所栽種的,…。」是耶和華栽種的有二面的理解,耶和華栽種的是誰的?耶和華的;也是祂的工作,祂栽種的。他們稱為公義樹,這裡用他們,然後在第6節:「…你們倒要稱為耶和華的祭司;人必稱你們為我們神的僕役。…」是說我們自己的身分以及別人對我們的看見,稱你們為我們神的僕役,「人必稱你們為我們神的僕役」這句話的原文是事奉神的,人必稱你們為事奉我們的神的,所以成為耶和華的祭司。祭司就是祂的代表,好像天國的大使在人間辦天國的事,替祂做事的,這是第二個階段。第三個階段:「9…凡看見他們的必認他們是耶和華賜福的後裔。」被稱為耶和華的後裔,就是說有見證,讓我們這群人是被神賜福的。神祝福我們是祂的成就,能夠幫助成全我們,讓我們可以成為被祝福的。而我們被神祝福,別人看見我們的時候就可以很簡單的說:「信耶穌的真好!」「信耶穌真好!」那就是我們成為神的見證,就是神的成就,所以我們是耶和華的賜福。如此一來我們就可以這麼說:「我的心靠神快樂。」
本章的分段大綱,說明成為榮耀的三個階段,就是「被栽培」,栽培到一定的程度就可以「服事」,服事到了上帝可以同意或是滿意的階段,那麼我們就可以「得到賜福」,成為神的見證。被栽培,有事奉,和成為見證、得賜福,這三個階段它的現象以及原理,可能和一般直覺上的認知有一定的差異,但希望我們是已經能夠真真實實的了解到,所謂神的賜福並不一定是像世人以為的功名利祿、事事順利,不一定是如此,更多的是自己裡面的事情。
- 一. 耶和華的栽種—他們稱為公義樹(1-4)
(約十五1-4)
神的栽培,祂還要挖開土,澆上糞,有些時候祂要做一些特殊的工作。講到樹以及栽培,約翰福音十五章1-4節:「1我是真葡萄樹,我父是栽培的人。2凡屬我不結果子的枝子,他就剪去;凡結果子的,他就修理乾淨,使枝子結果子更多。3現在你們因我講給你們的道,已經乾淨了。4你們要常在我裡面,我也常在你們裡面。枝子若不常在葡萄樹上,自己就不能結果子;你們若不常在我裡面,也是這樣。」葡萄樹與枝子,我們會宣告,也有詩歌,告訴我們要常在主裡面,可是怎麼樣常在主裡面?你現在在主裡面嗎?感謝主!我可以很具體的告訴你:你現在正在主裡面!因為主是道成肉身,祂的道就是祂的全部,我們現在一起在思想,把我們放在道的連結,道的運行裡。如果我們不在聚會裡,那你怎樣常在主裡面?就要把自己的思想意念,放在你已經知道、你已經得到的主的道裡,然後使這個道像種子一樣漸漸地開展,我們就是被父所栽培,並且主會修剪我們。
- 聖靈恩膏的呼召—報告耶和華的恩年(1-2)
(約壹二24-27,賽五九21,羅十二19)
「1…因為耶和華用膏膏我,」兩個膏前面是名詞,後面是動詞(讀音為告),是用恩膏來膏在我們身上,就是讓我們有能力,可以做該做的事,「…叫我傳好信息給謙卑的人(或譯:傳福音給貧窮的人),差遣我醫好傷心的人,報告被擄的得釋放,被囚的出監牢;2報告耶和華的恩年,和我們神報仇的日子;安慰一切悲哀的人,」這些事是我們該做的工作,做這些事有今生以及永恆的祝福,這是聖靈恩膏的呼召,其實耶和華的靈在我身上,就是耶和華用膏膏我,意思是很容易連結的。
講到恩膏,我們不要忘記這裡所講的「報告耶和華的恩年」,報告恩年包括二件事情:一件是恩年,就是一個時代;一件是報告,如果你不去報告,人就不知道。我們如何把整個時代的外在環境,藉著我們的知識與體驗來向人述說;當我們在報告這些事情的時候,就有恩膏運行在我們身上。關於恩膏,我們常講聖經的這一段話,也是一定要知道的,約壹2:24-27「24論到你們,務要將那從起初所聽見的,常存在心裡。若將從起初所聽見的存在心裡,你們就必住在子裡面,也必住在父裡面。」這樣做了簡單的連結:若是將起初所聽見的常存在心裡——常就是持續的——就是住在主裡面。「25主所應許我們的就是永生。」我們就可以得著。「26我將這些話寫給你們,是指着那引誘你們的人說的。」有一些各種各樣奇奇怪怪的話,「27你們從主所受的恩膏常存在你們心裡,並不用人教訓你們,自有主的恩膏在凡事上教訓你們。這恩膏是真的,不是假的;你們要按這恩膏的教訓住在主裡面。」這裡一連講了四次恩膏,這是講到恩膏最主要、甚至是唯一的經文。這裡講到恩膏就是教訓——我們得到主的教訓,所謂的知識就是力量。
另外在賽59:21「耶和華說:『至於我與他們所立的約乃是這樣:我加給你的靈,傳給你的話,必不離你的口,也不離你後裔與你後裔之後裔的口,從今直到永遠;這是耶和華說的。』」常常說得了恩膏就是神加靈給我們,把祂的聖靈加給我們。我們所需用的祂都知道,我們要先求神的國和神的義,其他我們所需要的祂都加給我們。而最需要的是什麼?是神的能力,有能力便可以行神蹟奇事,很多人是這樣講恩膏。但這裡我看到的是「我加給你的靈,傳給你的話,必不離你的口,…」什麼意思呢?加給你的靈就是傳給你的話,「…必不離你的口,也不離你後裔與你後裔之後裔的口,從今直到永遠;這是耶和華說的。」換句話說,話不離口,靈就不離身,如同剛才看的彼得前書4:14「…神榮耀的靈常住在你們身上」。
如果我們有了真知識,我們就可以在合理的條件底下,隨時去應用,我心裡是這麼想:時候到了,我們大家基本上知識夠了,有一定的條件。像北京前些日子,星期四有禱告會,要求我去看,事實上他們現在禱告會是進到神的靈裡面,運行得很好,然後我就知道在這個條件底下,可以和他們一起,陪伴他們進入哥林多前書十四章所說的聖靈恩膏的聚會。我也希望我們大家知識信心有了以後,合適的時候,比方說像政府沒有禁令的時候,我們就可以恩膏服事。只要你真知道,生命對,隨時都可以用。就像手機每一個人都有,但會不會用就差別很大。像我不會用,除了打電話、傳一點訊息以外,不知道幹嘛用;而有人是所有的事情幾乎都可以在手機上面運用了。這就是知識。真知識,真了解,就能夠真運用。手機這方面我不懂,但聖靈恩膏的事是我比較在行的事。
原文直譯 :1主耶和華的靈在我,因耶和華膏我;以傳好信息給貧窮人,差遣,以綁紮於破碎者的心,以宣告被擄者自由,被囚者開釋。:2以宣告耶和華悅納之年,和我們神申冤的日子,以安慰一切悲哀的人。
有一個值得注意的點,第1節所說的「傳好信息給貧窮人,差遣我醫好傷心的人」,醫好這個字原文是捆紮,捆紮破碎者的心,心就是心靈。要說明的是,其實綑紮並不是讓他的心不破碎,破碎的心是必要的,是要把破碎的心連結起來。倪柝聲有一本書叫《魂的破碎,靈的出來》,儘管按著現在我們已經得到的啟示回過頭去看,也許他的一些說法並不是那麼整全,但是道理是在的。我們說如果一個人心靈經歷了破碎,他就會有憐憫,好像我們常說的乳香樹,必須要把它的皮剝下來,乳香才會流出來。很多時候生命的流,真正能夠去愛、真正能夠去憐憫、真正能夠產生醫治果效的,往往都是曾經經過破碎的人。
我們要去宣告被擄的得釋放、被囚的得開釋,宣告耶和華悅納的年,這裡耶和華的悅納,也就是哥林多後書第6章所說的神的悅納的日子,和我們神申冤的日子。翻譯為報仇那個字,也翻譯為申冤,許多地方翻為申冤,我覺得翻為申冤比較好。羅馬書十二章19節「親愛的弟兄,不要自己伸冤,寧可讓步,聽憑主怒(或譯:讓人發怒);因為經上記著:「主說:『伸冤在我,我必報應。』」看到世界上有很多不平、不義的事情,要讓神的公平和公義顯出來,但神的公平和公義與和世人所以為的世界的公平和公義是完全不一樣的。世人所以為的公平公義是大家各自站在自己的立場,堅持自己的義,那種衝突性的義。神的義是什麼?主耶穌基督的血和我們的信,神的公平就是我們用什麼量器量給人,神就用什麼量器量給我們,很簡單,就是這麼一句話。你是怎麼看人的,上帝就怎麼看你。神的公平和公義要顯出來就是祂的申冤的日子。
- 得著榮耀的作為—賜華冠與悲哀的人(3-4)
(參10,賽六十17,詩五一17,箴十七2,賽五八10-12)
賽61:3-4「3賜華冠與錫安悲哀的人,代替灰塵;喜樂油代替悲哀;讚美衣代替憂傷之靈;使他們稱為『公義樹』,是耶和華所栽的,叫他得榮耀。4他們必修造已久的荒場,建立先前淒涼之處,重修歷代荒涼之城。」
原文直譯 :3以賜給錫安悲哀者,以給予他們華冠,代替灰塵,喜樂的油代替悲哀,讚美之衣代替憂傷的靈;且於他們被稱為義的橡樹,耶和華栽種的,以得榮耀。:4而他們要修古時的荒場;先前淒涼的,他們要堅立。又重修荒涼淒涼的城,一代又一代。
耶和華神要得著榮耀,祂要做什麼事情呢?從這二節經文看到,對個別的人而言,是要讓我們認識代替的方法;而對整體的城則是要用重修的方式。要賜華冠給悲哀的人,說的是什麼事情?錫安悲哀的人在難過、在覺得委屈的時候,要讓他對於他的委屈與難過產生有價值的感覺,使他戴上華冠。像我們剛才說的,如果一個人被環境所輾壓,他曾經經過破碎,會不會覺得上帝對他不公平、不公義呢?如果你真知道上帝愛他的心,讓他知道他的破碎,正是要使他能夠與神合一,讓神能夠與他同在。就像一個破裂的盤子,用一些黏着劑把它黏起來,這個黏着劑就是上帝的恩膏。我們了解這些就能知道什麼叫做華冠。華冠也是在這一章相當重要的主題。
第10節說「我因耶和華大大歡喜;我的心靠神快樂。因他以拯救為衣給我穿上,以公義為袍給我披上,好像新郎戴上華冠,又像新婦佩戴妝飾。」先前在婚禮的時候,我是用第10-11節經文做了分享。華冠H6287(音譯peer)也翻譯為裹頭巾、華美的,字義是榮耀、裝飾,就是使一件看起來不是那麼榮耀的事情,但是給它華冠使其變成榮耀。下一章第六十二章還延續著這個話題,賽62:3「你在耶和華的手中要作為華冠,在你神的掌上必作為冕旒。」華冠是榮耀的裝飾,冕旈則是權柄的代表。
這段經文裡我們看到二個重點:一個是代替,賜華冠代替灰塵,喜樂油代替悲哀,讚美衣代替憂傷之靈;另外一個就是憂傷的靈。剛才長老問我說我是不是要講代替?其實我是很想要講,但是如果不是用一個完整的時間,怕會講不完整,因為這牽涉到對神的公平公義的理解——憑什麼祂要來代替我?為避免有一些被扭曲誤解的地方,所以我不願意太快的來和大家講這個議題。總之,代替有它的目標,目標就是憂傷的靈。憂傷的靈也是一個指標,看看我們做了多少。從個人到荒場,到荒涼淒涼的城;重修歷代,歷代是一代又一代,重複的循環,講的是上帝給我們的恩典。
講到代替,在前一章60:17「我要拿金子代替銅,拿銀子代替鐵,拿銅代替木頭,拿鐵代替石頭;並要以和平為你的官長,以公義為你的監督。」代替是值得探討的一件事,而這邊要說的是用「讚美衣代替憂傷之靈」,你有讚美成為衣服,裡面的憂傷就能夠得到裝飾以及改變。詩篇51:17「神所要的祭就是憂傷的靈;神啊,憂傷痛悔的心,你必不輕看。」神所要的祭是什麼?憂傷的靈。憂傷的靈其實不是一件壞事,像羅得為所多瑪憂傷,我們如果為這個世界、為受苦的人憂傷,然後憂傷加痛悔,為自己、為別人,這個是榮耀的祭。但是只有憂傷的靈就麻煩了,我們很熟悉的經文箴17:22「喜樂的心乃是良藥;憂傷的靈使骨枯乾。」這是現代醫學所證實的事情。痛悔與喜樂是並存的,憂傷的靈必須要加上華冠,必須要加上讚美衣。當我們在憂傷的時候還能讚美,那麼就會產生奇妙的,說是化學變化也可以,就是奇妙的靈的變化。
賽58:10-12「10你心若向飢餓的人發憐憫,使困苦的人得滿足,你的光就必在黑暗中發現;你的幽暗必變如正午。11耶和華也必時常引導你,在乾旱之地使你心滿意足,骨頭強壯。你必像澆灌的園子,又像水流不絕的泉源。12那些出於你的人必修造久已荒廢之處;你要建立拆毀累代的根基。你必稱為補破口的,和重修路徑與人居住的。」我們可以重新來讀,因為這幾章都是延續下來的。這裡邊講到使悲哀的人、靈裡破碎的人能讚美,醫好傷心的人,就是要去捆紮破碎的心。如果我們能夠捆紮破碎的心,就能夠使得神的恩膏在我們服事、工作的時候,神的話對我們產生意義,神的應許對我們產生作用,神的能力也會在我們身上運行,然後一個心靈破碎的人,他能夠用主的話去安慰那需要被安慰的人,這個時候就會有一種奇妙的能量與榮耀運行於其中。
這裡說重修路徑與人居住,像是在聚會之前才收到的一封信,曾經與我們斷離的人希望能夠重新連結。我們應該怎樣才能重修呢?要作祭司,要有祭司的職分。
- 二. 耶和華的祭司—稱你們為神僕人(5-7)
(彼前二9)
「5那時,外人必起來牧放你們的羊群;外邦人必作你們耕種田地的,修理葡萄園的。6你們倒要稱為耶和華的祭司;人必稱你們為我們神的僕役。…」神的僕役就是神的事奉者,「…你們必吃用列國的財物,因得他們的榮耀自誇。7你們必得加倍的好處,代替所受的羞辱;…」這裡又講到代替。「…分中所得的喜樂,必代替所受的凌辱。在境內必得加倍的產業;永遠之樂必歸與你們(原文是他們)。」到底是你們還是他們呢?總之,這裡是被稱為祭司,做祭司工作事奉神的。
- 祭司僕役的服事—外人牧羊耕地修園(5-6a)
(瑪三17-18)
第5節有一個比較特殊的現象,牧放的工作是外人在做的,耕種田地是外人在做的,修理葡萄園的是外人在做的,為什麼都讓外人來做這些事呢?很簡單的道理,這裡所講的外人和外邦人,就是看到了見證,願意進到教會裡的。已經成為祭司的,是已經服事了很久的,而這些實務的工作,是要鼓勵後進的人、後來的人去做的。當生命漸漸成長了,就是要把神的愛、神的靈,藉著生活見證、藉著道傳遞出去。彼得他們在初代教會之時,後來說什麼呢?說你們要選七個執事,然後我們要專心以祈禱傳道為事。其實道理很簡單,但是如果不知道就會常常誤會,像是有一些人在教會裡面,以為做這些事情就是主要的工作。
所以我們要說耶和華的僕人為祭司,為事奉神的人。彼得前書2:9「惟有你們是被揀選的族類,是有君尊的祭司,是聖潔的國度,是屬神的子民,要叫你們宣揚那召你們出黑暗入奇妙光明者的美德。」要叫我們做什麼?宣揚。要把一些別人能做的事交給別人去做,不要老是盤踞著每一個位置。不是自己不願意做,不是懶;如果是懶的話,自己要對自己負責,要對神負責。所以教會的工作要盡可能讓新加入教會的人,讓他們有參與感,要能做。這是多年來我們希望能實踐在弟兄姊妹面前、讓大家了解的,如果有人做工作,那麼他就會有連結感、有成就感,外人就漸漸不是外人了。所以祭司以及事奉者的服事,就是要「宣揚那召你們出黑暗入奇妙光明者的美德」,而那些牧羊、耕地、修園的工作,要讓後進的人來做。當了解到這件事情,但有些時候如果有人產生了誤會,說牧師、長老都不做事,那怎麼辦?那我們就做吧!越是卑微,越是人不願意做的事情,越要甘心快樂的去做;但是要知道那不是真正的秩序。
賽61:5-6a「5那時,外人必起來牧放你們的羊群;外邦人必作你們耕種田地的,修理葡萄園的。6a你們倒要稱為耶和華的祭司;人必稱你們為我們神的僕役。」
原文直譯 :5而外人要站立而牧放你們的羊,且外邦之子要耕作你們的田,修理你們的葡萄園。:6a你們則被稱為耶和華的祭司,他要稱你們為服事神的。
事奉神和做事,沒有哪一樣比較尊貴,就是職分的不同。事奉神有很多種意義,瑪拉基書三章16-18節:「16那時,敬畏耶和華的彼此談論,耶和華側耳而聽,且有紀念冊在他面前,記錄那敬畏耶和華、思念他名的人。17萬軍之耶和華說:『在我所定的日子,他們必屬我,特特歸我。我必憐恤他們,如同人憐恤服事自己的兒子。18那時你們必歸回,將善人和惡人,事奉神的和不事奉神的,分別出來。』」今天適逢世界上很多地方的父親節,兒子有服事父親的和不服事的,而世上所有的人在神的眼中都是兒女,也有事奉的和不事奉的。事奉的和進到事奉的就是初熟的果子,後面有陸陸續續進入神的家的。不要以為外邦人就是被神所排斥的,事實上是順序的問題。
- 永遠之樂的歸與—你們必得加倍好處(6b-7)
(參伯四二10,詩十六10-11)
賽61:6b-7「6b你們必吃用列國的財物,因得他們的榮耀自誇。7你們必得加倍的好處,代替所受的羞辱;分中所得的喜樂,必代替所受的凌辱。在境內必得加倍的產業;永遠之樂必歸與你們(原文是他們)。」
原文直譯 :6b你們要吃列國的力量,且以他們的榮耀為你們的誇耀。:7他們的羞辱以加倍代替,且羞愧於他們的歡樂,他們的分。為此,在他們的地上,他們要加倍的承受(產業),永遠的喜樂要歸於他們。
這一段話會有一些比較不容易分辨、不容易理解的點,原因是這個話帶著很大的彈性。這裡說「永遠之樂必歸與你們」,我們要去認識什麼是永遠之樂?還有一個重點就是「加倍的好處」,原文並沒有好處這二個字。什麼是加倍的好處呢?不是好處的加倍,而是加倍就是好處。永遠之樂的歸與,永遠之樂就是加倍的好處的另外一個名稱。
從原文直譯來看,「你們必吃用列國的財物」,原文不是財物,是「力量」。他們的羞辱以加倍代替,並且羞愧於他們的歡樂(原來舊人的歡樂),以及他們在地上的份。然後他們要承受加倍,承受就是領受產業,永遠的喜樂要歸與他們。二個點清楚地來說明:「財物」H2428chayil這個字,翻譯為勇、軍、軍兵、軍隊,翻譯為財物的很少,243次只有11次。字義和字源的追溯是「力量」。當然權柄是力量,知識也是力量,財物也能夠帶出一些權柄,但是真正所需要的不是那些實質的財物,而是聖經所說的得貨財的能力,力量才是我們所需要的。就像有個故事講到呂洞賓,他過洞庭湖到一家酒樓去,喝了很多酒卻不付錢,店家跟他要錢,呂洞賓用指頭一點,把杯子變成金的給了他,那人說:「你還能嗎?」呂洞賓就用指頭點了很多東西,都變成了黃金。呂洞賓問:「你還要什麼?」那人回答:「我要你的那根指頭。」點金的能力比被點出來的金子更重要。什麼叫做財物?財物的原文是其實是力量。
世界上許多地方曾經有過一些運行、運作的能量,我們應該要得到。然後所謂的「加倍」,約伯記42:10「約伯為他的朋友祈禱。耶和華就使約伯從苦境(原文是擄掠)轉回,並且耶和華賜給他的比他從前所有的加倍。」整個約伯記講到,約伯基本上是死而復活,經過苦難,然後得到加倍的祝福。聖經把他原來有的以加倍的數字的去計數。所謂的加倍,就是死而復活的能力,加倍就是第二個亞當、也就是耶穌基督的祝福;也就是永遠之樂。我們在世界上的一切的福分最多就是這樣;聖經講到加倍的祝福就是那永遠的福樂。我們要認識什麼叫永遠,詩篇16:10-11 「10因為你必不將我的靈魂撇在陰間,也不叫你的聖者見朽壞。11 你必將生命的道路指示我。在你面前有滿足的喜樂;在你右手中有永遠的福樂。」要知道今生以及永恆,它的對比與差別是什麼。
- 三. 耶和華的賜福—我的心靠神快樂(8-11)
(路一46-47,詩一○四31-35)
為什麼會給我們加倍的福樂呢?賽 61:8-11「8因為我耶和華喜愛公平,恨惡搶奪和罪孽;…」搶奪和罪孽就是你有,變成我有,具攻擊性和傷害性的,而公平性是我和你一起都有。所以「…我要憑誠實施行報應,並要與我的百姓立永約。9他們的後裔必在列國中被人認識;他們的子孫在眾民中也是如此。凡看見他們的必認他們是耶和華賜福的後裔。10我因耶和華大大歡喜;我的心靠神快樂。因他以拯救為衣給我穿上,以公義為袍給我披上,好像新郎戴上華冠,又像新婦佩戴妝飾。11田地怎樣使百穀發芽,園子怎樣使所種的發生,主耶和華必照樣使公義和讚美在萬民中發出。」公義和讚美在萬民中發出是這一章的結論。也就是我們得到耶和華的靈,被神恩膏所做的工作,我們被承認為耶和華賜福的後裔,就是使我們的心能夠靠神快樂。路加福音1:46-47「46馬利亞說:我心尊主為大;47我靈以神我的救主為樂;」這是告訴我們:有主可尊,有主可以倚靠,我們靈裡邊就有救主所加給我們的力量榮耀,使我們能夠有永遠的喜樂。
- 在列國中被認識—與我的百姓立永約(8-9)
(賽四九6-8)
賽61:8-9「8因為我耶和華喜愛公平,恨惡搶奪和罪孽;我要憑誠實施行報應,並要與我的百姓立永約。9 他們的後裔必在列國中被人認識;他們的子孫在眾民中也是如此。凡看見他們的必認他們是耶和華賜福的後裔。」
原文直譯 :8因我耶和華喜愛公平,恨惡搶奪。於罪孽,我要給他們報應,憑誠實,且我要立永遠之約給他們。 9而他們的後裔在列國中被認識,且出於他們的在眾民之中(亦然),凡看見他們的要承認他們, 他們是耶和華賜福的後裔。
這裡有一個點是憑誠實報應,報應就是神的回應,誠實就是真理、真實,要因著真理來與我們立約,然後他們的後裔在列國中被人認識,為什麼被人認識?就是有好的生命、好的見證,他們的子孫在眾民中也是如此,凡看見他們的必承認他們是耶和華賜福的後裔。方才提到,什麼叫耶和華賜福的後裔?就是你所信的,它是有傳承的,然後你果然活出讓人羨慕的生命,讓人羨慕的生活。
在這裡我們看到在列國中被認識,因為神要與我們立永遠的約。賽49:6-8「6現在他說:你作我的僕人,使雅各眾支派復興,使以色列中得保全的歸回尚為小事,我還要使你作外邦人的光,叫你施行我的救恩,直到地極。7救贖主以色列的聖者耶和華對那被人所藐視、本國所憎惡、官長所虐待的如此說:君王要看見就站起,首領也要下拜;都因信實的耶和華,就是揀選你以色列我們的聖者。」信實就是誠實,這裡我們會看到曾經經過一些艱難。然後第8節:「耶和華如此說:在悅納的時候,我應允了你;在拯救的日子,我濟助了你。我要保護你,使你作眾民的中保(中保:原文是約);復興遍地,使人承受荒涼之地為業。」(這節經文是主在飛機上給我的一段話,後來李老師幫我寫了很大的一幅字,現在還放在家裡。)幾個地方都講到荒涼之地,坦白的說現在無論禮拜堂蓋得多漂亮,如果裡邊沒有生命的道,其實就是荒涼;人與人彼此相咬相吞,那就是荒涼。使你作眾民的中保,中保原文是約,就是我們要把主的約和眾民建立起來,讓人都能夠領受新約,這是主給我們的應許。
- 拯救公義為衣袍—讚美在萬民中發出(10-11)
(參詩一卅二8-10、15-18,詩一○四31-35)
在這個應許上,我們就看見第10節、11節。
賽61:10-11「10我因耶和華大大歡喜;我的心靠神快樂。因他以拯救為衣給我穿上,以公義為袍給我披上,好像新郎戴上華冠,又像新婦佩戴妝飾。11田地怎樣使百穀發芽,園子怎樣使所種的發生,主耶和華必照樣使公義和讚美在萬民中發出。」
原文直譯 :10我歡喜又歡喜,因耶和華;我心快樂,因我神。因他使我穿上拯救之衣,他為我披上義之袍。如新郎預備華冠,又如新娘配戴她的裝飾。:11因為如地生出它所生的,又如園子使她的種子生長。 這樣,耶和華使義和讚美生長,在一切邦國之前。
「…以拯救為衣給我穿上,以公義為袍給我披上,…」它是一個對比句,以拯救為衣穿上,就是新郎預備華冠。當人落在心靈沉淪、心情沮喪的狀況裡,對人生、對於自己很多的作為產生負面、消極的感覺之時,能以救恩使他對自己的人生產生新的意義。新娘配戴她的裝飾,就是認識自己的身分,認識自己是因著義,就是神給我們的義,我們的義就是我們相信上帝對我們是好的,我們一切的過犯都歸在祂的身上,然後我們就能夠成為聖潔的新婦。聖潔永遠不是從行為來的,聖潔永遠是從信來的。如果是這樣的話,就能夠像地生出它所生的,園子使她的種子能夠生長。這樣,耶和華就使義和讚美生長,在一切的邦國之前。
如何才能夠使得人們對於上帝一切作為不了解的時候,能夠看見一些人發出的讚美,以至於能夠對神有更新的認知、認識,願意來跟從,而使得屬神的真正永恆的義,使人和人之間能夠活得彼此理解、彼此尊重、彼此照顧,這樣奇妙的救恩的道,能夠運行在列國之前?現在的世界我們所看到的,是各自堅持,各自在強調自己的義;其實人自己都知道自己不義,但非要在別人面前說自己是如何的正確,像是國與國之間的衝突戰爭也是如此。只有神的義,就是讓我們能夠知道,每一個人都有他改變的過程,每一個人都必須要有他困難的經歷,才能夠成就有份量、有榮耀的生命,如此他便能夠使得神的讚美顯明在我們當中。我們在列國當中被認識,就能夠穿上拯救為衣,穿上公義為袍;穿衣是指著我們的行為,在做拯救的事;披上袍就是我們的職分,就是使得人都能夠被神稱為是義的。所以,讚美在萬民中發出,它的基本原因、基本原理,就是因為認識到我們彼此所需要的成長經歷、成長的過程。這個真理是我們常常在說的。
詩篇132:8-10「8耶和華啊,求你興起,和你有能力的約櫃同入安息之所!」怎樣才能把神的約帶進安息呢?「9願你的祭司披上公義!願你的聖民歡呼!10求你因你僕人大衛的緣故,不要厭棄你的受膏者。」講到受膏,受膏就是要披上公義,祭司就是要把神的義披在自己的身上,就是聖經哥林多後書三章所告訴我們「稱義的職事」——披上公義的袍,就是稱義的職事。詩篇132:15-18「15我要使其中的糧食豐滿,使其中的窮人飽足。」這裡所講的糧食豐滿是指主的話。「16我要使祭司披上救恩,聖民大聲歡呼!17我要叫大衛的角在那裡發生;我為我的受膏者預備明燈。18我要使他的仇敵披上羞恥;但他的冠冕要在頭上發光。」不斷講到受膏。要得到聖靈的能力,知道主的道,就會產生受膏者那樣的榮耀,就會作稱義的職事,然後把救恩,也就是人所需要幫助的力量帶給人。受膏者得到榮耀的能力,我們可以看到一種神的事奉者,他身上帶著溫柔的能力,忍耐的能力,帶著潛藏的永恒的真理的能力,帶著愛的能力,帶著智慧的能力,這種力量在他裡面運行著的時候,我們就會看到真真實實的真理的榮耀。
啟應經文詩篇104:24以下:「24耶和華啊,你所造的何其多!都是你用智慧造成的;遍地滿了你的豐富。」「29…你收回牠們的氣,牠們就死亡,歸於塵土。」其實人活在世界上,所需要的就是神的靈在我們裡邊,神的靈的豐度,也就是量子能量的豐富度夠了的時候,他就成為飽足、成為滿足、成為有能量的。人如果奄奄一息,就是裡面神生命的榮耀——神就是愛——愛的能力太小,那麼榮耀就低。我們先前第五十九章的標題是「耶和華的氣」,本章講「耶和華的靈」,氣和靈是一件事,如果按著原文,二篇的信息標題是重複了。但是靈有許許多多不同的作用、不同的作為,也有不同的應用與顯現。關於神的榮耀的靈,當我們在約翰福音與其他地方看到耶穌基督的榮耀是什麼樣的榮耀,就會真實而具體的了解。
詩篇104篇接著的經文:「30你發出你的靈,他們便受造;你使地面更換為新。」這個世界會變化。「31願耶和華的榮耀存到永遠!願耶和華喜悅自己所造的!」祂的造,因著我們在主的恩膏底下服事,就能夠產生變化,讓我們成為神所喜愛的。「33我要一生向耶和華唱詩!我還活的時候,要向我神歌頌!34願他以我的默念為甘甜!我要因耶和華歡喜!35願罪人從世上消滅!願惡人歸於無有!…」希望我們了解這句話,不是把他們消滅掉,而是讓罪和惡消滅,歸於無有。原文都沒有講到惡人和罪人的人,就是罪和惡。「…我的心哪,要稱頌耶和華!你們要讚美耶和華(原文是哈利路亞)!」我們希望看到神的榮耀,得到神榮耀的呼召,讓我們知道主耶和華的靈在我身上,因為祂用膏膏我,讓我可以做在這個世代我們自己需要、別人也需要的工作。
【結論】
成為榮耀的呼召與應許(六二1-3)
回應榮耀呼召,成就榮耀見證;
領受恩膏應許,操練恩膏服事。
希望我們大家一起來回應耶和華的靈在我身上,讓我們成為榮耀。請記得我們的生命那外在的肉體都會過去,而我們裡面的生命則藉著肉體的存在,能夠顯明出來。當這個肉體變化的時候,榮耀還在,因為我們要成為榮耀。這是主的呼召,我們要給予回應。在下一章62:1-3「1我因錫安必不靜默,為耶路撒冷必不息聲(要發出聲音來),直到他的公義如光輝發出,他的救恩如明燈發亮。」以公義為袍,以拯救為衣,「2列國必見你的公義;列王必見你的榮耀。…」使得所有的人看見這個見證。「…你必得新名的稱呼,是耶和華親口所起的。3你在耶和華的手中要作為華冠,在你神的掌上必作為冕旒。」我們又有愛,又有榮耀,又有權柄,能夠做我們需要做的事。
今天的結論:回應榮耀呼召,成就榮耀見證;領受恩膏應許,操練恩膏服事。上帝對我們的呼召是要我們做什麼?成為榮耀。成為榮耀就是讓我們有主的道,有生命的道,讓我們知道人生該怎麼活?我們可以過好每一天,讓每一天都非常非常的有意義,活著就是基督;死了就有益處。活著就是榮耀,活著就是溫柔的榮耀,活著就是忍耐的榮耀,活著就是謙卑的榮耀,活著就是愛的榮耀。然後我們要領受恩膏的應許,其膏就是力量,恩膏就是能力,而知識就是力量,主的教訓就是恩膏。我們要操練恩膏的服事,當我們生命對了,我們就勇敢的去做。
我們曾經羨慕的、曾經以為很稀奇的神蹟奇事,在一個知道的人,都是理所當然輕而易舉的。為什麼上帝不給我們很大的能力呢?因為我們生命不對,能力亂用,而且會帶壞自己。所以我們需要真真實實的知道,所有的一切能力都是屬主的,我們在什麼情況底下都是軟弱的,在什麼情況底下都是倚靠神加給我們的能力,才能夠做一切的事。當人裡面沒有自我的時候,一切的可能性都成為可能。所以求主幫助我們勇敢的去操練,前提是我們需要知道恩膏的順序:要有主的道,然後要有主的生命,要願意去服事、願意去給予,知道給予就是最好的,任何時候為自己爭取、為自己申冤,就沒有辦法使神的靈在我們身上,使神的恩膏在我們身上運行。
我們一起禱告,每一位來為自己禱告,要知道我們是要成為神榮耀的呼召,記得成為榮耀,就是生命的更新變化,然後我們就可以在工作運行的時候,生活運行的時候,領受源源不絕、不斷運行的恩膏,使我們滿有能力,滿有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