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賽亞書五十二章】
佳美的行程—神兒女作僕人的起步腳蹤
【引言】
好的開始—人生的方向性與起步點
啟應:詩篇卅三篇
活著就是基督,死了就有益處;生死屬主,顯大基督,是我們年度的主題。希望活著就是要活好,有一句話說「好的開始是成功的一半」,如何才能夠有一個好的開始呢?什麼時候是開始?這也是我們需要去思想的點,今天和大家分享的,就從「好的開始」開始吧。
方向的影響—走錯路的困難與危險(詩一1,箴四18-19)
我要講人生的方向性和起步點,「方向」的影響是非常大的。我小時候,農村很多人都是種田的,有一個親戚老農夫家裏面有二個兒子,小兒子比較聰明,大兒子比較忠厚,那個時候種田的人實在是貧窮,所以小兒子就不願意在農村裡待下來,跟著一個表叔到城市來了,大兒子也想出來,但因為有父母親要照顧,比較忠厚,就留著了。過了五、六年,農田變成建地起範厝(台語),也就是蓋公寓住宅,他的一點點農田就建了好幾十棟房子,就變成富翁了。小兒子到了城市以後,卻混上黑幫,被人打傷了,關進監獄裡面去。到底什麼樣的選擇才是好的?我們需要有智慧,但很現實的,一條路選對了是一種結果,選錯了又是另外一種結果。所以詩篇一開始就告訴我們「1不從惡人的計謀,不站罪人的道路,不坐褻慢人的座位,2惟喜愛耶和華的律法,晝夜思想,這人便為有福!」告訴我們有二條道路:惡人的道路、義人的道路;以及二種果樹:一種是栽在溪水旁的,另一種卻是糠粃。箴言4:18-19「18但義人的路好像黎明的光,越照越明,直到日午。19惡人的道好像幽暗,自己不知因甚麼跌倒。」選擇對的道路,選對了方向,當然影響很大。但選擇以後,起步點在哪裡?
起步的意義—選對路的智慧與條件(詩九十12,詩卅七23-24)
行百里者半九十,人生常常在起步的時候起的好,就會順利。選對路需要有智慧,也需要有走上去,以及走好的條件。最近我們常常有機會和大家分享詩篇九十篇,第12節說:「求你指教我們怎樣數算自己的日子,好叫我們得著智慧的心。」人生有限,走錯了一步路,恐怕就要浪費很多的時間,一次、二次、三次恐怕就都沒有了。所以如何可以有智慧的心,讓我們能選對路、選對方向?然後有好的起步,才能夠有好的人生。
- 當前的世代,資訊龐雜,道路紊亂;信仰更是眾說紛紜,莫衷一是。基督徒若不能把握認定真理,辨別諸靈的智慧與能力,恐怕難免陷入歧路亡羊的危險困境中。神兒女作僕人,首要任務是成為福音使者。賽五十二章宣告著傳福音者的福份,也啟示著服事主的起步關鍵。(:1)如何領受教訓,持定方向,以踏上佳美行程?(詩十六5-6,11)
今天和大家分享的,我們討論在當前的世代,資訊非常的龐雜,所謂資訊就是給我們提供各種各樣的道路,各種各樣的選擇性。道路混亂,還有一種情形信仰是眾說紛紜,莫衷一是。因為資訊太容易得著了,所謂的世界村,人們到處地跑來跑去,各種信仰幾乎都呈現在人面前,不像從前有一些人他住在村子裡面,那個村子屬於什麼宗派,信什麼就變成什麼了。現在是選擇很大,但到底什麼才是對的?我們在信仰的流裡面,常常只看見自己的,卻未必能看得全面一點,到底什麼是對的?這是很值得探索的。所以基督徒若不能把握、認定真理,認定什麼是真實的,辨別諸靈。這世界有很多見證,很多現象,主耶穌特別警告我們說在末後的世代,有許多假先知、假基督出現,若是能行,就是連聖徒也都被迷惑了。所以辨別諸靈,在這個世代顯得特別重要。辨別諸靈包括智慧以及能力,知道分辨什麼是真實的,而且還需要有一種能量,可以去抵禦那種好像病毒,好像惡劣的天候對人的影響。必須自己體能要好,生命的能量要夠,如果沒有的話,恐怕會陷入歧路亡羊的危險困境。因為給你提供的太多,我們有些時候這裡試試,那裏試試,到後來什麼都還找不到。有些時候我們認定了一條路,明明覺得不太對,也不知道如何去辨別,這是這個時代信徒、信仰者的困難。
我們繼續的要和大家來討論以賽亞書的後半,也就是從四十章到六十六章,這二十七章是所謂的新約的部分。以前我們已經講了很多次,四十九章到五十七章是聖子篇,它的另外一個主題是——神的兒女被呼召,成為僕人。四十九章講的是呼召的意義及特質,五十章我們講神子做僕人的教育訓練,五十一章講神的兒子做僕人的實習課程,今天我們要講五十二章。以賽亞書五十二章的7-9節,特別是第7節,我相信大家都是很熟悉的,賽52:7「那報佳音,傳平安,報好信,傳救恩的,對錫安說:你的神作王了!這人的腳登山何等佳美!」這人的腳蹤是佳美的,這節經文也引用在新約羅馬書十章15節:「若沒有奉差遣,怎能傳道呢?如經上所記:『報福音、傳喜信的人,他們的腳蹤何等佳美!』」腳蹤何等佳美,是我們常常在彼此祝福的。這兩處都講到「佳美」,佳美就是「好」的意思,這裡面講到福音的行動。
五十一章講到神兒子被呼召做僕人,進到做僕人的學校開始實習課程,而五十二章是講服事的開始,正式的服事開始,就是「傳福音」。我和大家用這句話作為一個根基,作為一個起點:神兒女做僕人的首要任務,是要成為「福音的使者」,成為一個給人祝福的人,也能夠因著給別人祝福的緣故,自己能夠得著上帝的祝福。簡單的做一個結論性的說明:成為祝福的人就一定蒙福,成為福音使者就一定能夠得勝,因為身上帶著神福音的能量,神的福音是大有能力的。我們如何傳福音,使得自己身上常帶著上帝的祝福以及能力呢?首先我們要知道要傳的是真實的福音,所以五十二章宣告著「傳福音者的福分」,也啟示著「服事主的起步關鍵」。我們開始總是在體驗福音的過程當中,一點一點地促使我們生命成長,然後就能越來越深、越來越真實的進到上帝給我們的引導,那豐盛生命、榮耀生命的應許裡面。所以我們今天要分享的是如何領受聖經的教訓,持定我們服事的方向,以踏上佳美的福音行程,佳美的人生行程。
詩篇十六篇5-6節:「5耶和華是我的產業,是我杯中的分;我所得的,你為我持守。6用繩量給我的地界,坐落在佳美之處;我的產業實在美好。」我們會被放在什麼樣的時空環境裡,會遭遇到什麼?會得著什麼?如果是屬神的人,上帝給我們這樣的應許。但是有些時候,應許如果沒有掌握住方向、沒有持守好的話,它會失落很久,甚至於永遠都失落掉。我們現在是神的兒子,將來如何還不曉得,這是約翰壹書所告訴我們的。詩篇十六篇稱為金詩,像黃金一樣寶貴的詩,11節說:「你必將生命的道路指示我。在你面前有滿足的喜樂;在你右手中有永遠的福樂。」在今生能夠有喜樂,在永恆裡面有滿足的福樂,但是它有一個關鍵,就是我們要走對路,要走在生命的道路上。
我們先一起做一個禱告:主耶穌,僕人和你所愛的兒女們一同聚集在你的面前,我們兩三個人奉你的名聚集,你就在我們中間,這是你的應許。我們祈求讓我們不見一人,只見耶穌在這裡。我們祈求你藉著親愛的聖靈保惠師,向我們每一個人說話。也使用你軟弱的僕人,讓僕人在你的靈的管制之下,說合宜的話,把你賜給我們的應許話語,能夠準確、有節制的分享出來,讓講的、聽的同得益處。求你祝福以下的時間,聽我們的禱告,奉耶穌的名,阿們!
讀經:賽五二7-9(參五二章全章)
【本論】
佳美的行程—神兒女作僕人的起步腳蹤
這裡我們是用第7-9節,也是本章中心的三節,來作為整章的標題以及脈絡。我們講佳美的行程,行程是行走的歷程,從起點到終末,所走的是什麼樣的一種情形。五十二章講神的兒女被呼召成為僕人,當我們有了基本的學習,也就是在前一章五十一章講到實習課程,實習課程是讓我們辨別什麼是對的,什麼是錯的,讓我們在不清楚的地方能夠更清晰,讓我們知道了我們應該走的方向以後,那麼接著服事的起點是傳福音,也就是正式的能夠把神的恩典,藉著我們的服事顯明出去,讓自己藉著傳福音而蒙福。(四十九章到五十七章這一段中,五十三章是中心的篇章,也是服事的最核心。五十四章以下就讓我們看到服事的效果以及它的狀態。)
以賽亞書五十二章7節:「那報佳音,傳平安,報好信,傳救恩的,對錫安說:你的神作王了!這人的腳登山何等佳美!」這是一個登山的起步。我們和大家說過,「山」是地的高處,聖經裡面的預表,就是在人間比較高的地方,也就是我們常常說的宗教或者哲學,都是用「山」來做為形容的。「山」是讓人比較容易靠近天,能夠比較接近上帝的地方,而登山就是讓我們信仰的生命一點一點的越來越高,這個叫做佳美的起步,這人的腳登山何等佳美。第8節:「聽啊,你守望之人的聲音,他們揚起聲來,一同歌唱;因為耶和華歸回錫安的時候,他們必親眼看見。」這裡講到「聽」講到「看」,講到認識神的作為,這是傳福音的一個過程、歷程。
第9節:「耶路撒冷的荒場啊,要發起歡聲,一同歌唱;因為耶和華安慰了他的百姓,救贖了耶路撒冷。」發起歡聲就是歡呼的聲音,有回響的意義,也就是福音傳出去,工作顯出了果效,使人進到快樂、進到幸福的光景裡。「因為耶和華安慰了他的百姓,救贖了耶路撒冷」,我們成為神的使者,我們自己什麼也不能做,但是我們可以藉著服事,使上帝的能力從我們身上釋放出去,也就是藉著服事,能夠看見並且認識神的作為。所以這是歡歌的腳蹤。我們走的路上,自己能夠在快樂的光景當中,也能因著看見別人從困難、從痛苦中改變,他的境遇,他的環境、他的遭遇、他的生命得到改變,使得我們自己也能樂上加樂——能夠自己快樂,也在別人的快樂裡,讓我們更加的快樂。
第7節的「報佳音」,原文是說報佳音者,那個報佳音的人,他會傳平安、報好信、傳救恩。而佳美的起步是講傳平安的立場,以及動機;福音的歷程講到報好信息的意義以及益處;歡歌的腳蹤則會講到傳救恩的方向以及果實。這是第五十二章的一個基本綱要。
- 一. 佳美的起步—傳平安的立場與動機(7,1-6)
第7節:「那報佳音,傳平安,報好信,傳救恩的,對錫安說:你的神作王了!這人的腳登山何等佳美!」我們用第7節來概括第1-6節,成為第一段。
賽52:1「錫安哪,興起!興起!披上你的能力!聖城耶路撒冷啊,穿上你華美的衣服!因為從今以後,未受割禮、不潔淨的必不再進入你中間。」這一個呼喚「興起」就是要我們醒起來,原文就像早上起來。羅馬書十三章11節:「再者,你們曉得,現今就是該趁早睡醒的時候;因為我們得救,現今比初信的時候更近了。」這裡面討論到「得救」的問題,日前在帖前查經中特別討論、提醒關於「得救」到底是什麼意義。而講到錫安,講到耶路撒冷,曾經講過錫安和耶路撒冷是二個意義,「錫安」講的是所有信靠神、追求真理的人,「耶路撒冷」是單單指著靠著耶穌基督大衛的子孫,靠著耶穌基督成為真基督徒的人。這兩種的人都要能夠醒過來,做該做的事。而他們進到一個光景,能夠去傳福音的時候,未受割禮和不潔淨的,就不能進到這個團隊,或是這樣的服事位置上。
第2-3節:「2耶路撒冷啊,要抖下塵土!起來坐在位上!錫安被擄的居民(原文是女子)哪,要解開你頸項的鎖鍊!3耶和華如此說:『你們是無價被賣的,也必無銀被贖。』」說到我們能夠進到一種自由裡。第1節講到未受割禮、不潔淨的,必不進到你們當中去,這個是講到一種潔淨的狀態。而無價被賣,也無銀被贖,講到一種進到自由的狀態。所以需要是自由的而且潔淨的,才能夠傳福音。
第4節:「主耶和華如此說:起先我的百姓下到埃及,在那裡寄居,…」我們在地上是客旅是寄居的。埃及是預表著物質的世界,是一種生活享受的世界。「…又有亞述人無故欺壓他們。」亞述對於以色列人而言,就是一種軍事的壓力,也就是權柄高壓的環境。在世界上我們會被物質所引誘,就像以色列人出埃及的時候,他們會想念埃及的肉鍋,埃及是預表物質的享受;亞述是預表權柄,有些人會受到政權的壓制。這是兩種社會,還有一種是巴比倫,巴比倫是預表宗教的、信仰的影響,另外一個比較小的,就是亞蘭,亞蘭預表世界的文化。這是順便和大家提的。當然在以賽亞講這個信息的時候,他們的國家還沒有被巴比倫擄去,雖然在以賽亞書也有巴比倫的預言,但在這裡講到世界並沒有提到巴比倫,實際上巴比倫的影響也是大的。總而言之,在世界上寄居,會受到高壓的勢力壓制。
第5節:「耶和華說:我的百姓既是無價被擄去,如今我在這裏做甚麼呢?耶和華說:轄制他們的人呼叫,我的名整天受褻瀆。」也就是神的存在,神的名,神的榮耀,在這個世界上就會產生了混淆,產生了讓人不夠清晰認識的狀態。第6節:「所以,我的百姓必知道我的名;到那日他們必知道說這話的就是我。看哪,是我!」其實上帝是不斷在說話的。剛才在辦公室看到一本書,書名就叫作《神啊!真的是你嗎?》講到傾聽神的聲音。其實有些時候我們分辨不出哪些聲音是從神出來的,哪些不是。這也就是講到我們要去分辨、這個時代要去分辨神的聲音,一個非常重要的關鍵點。
- 興起的立場—潔淨與自由的狀態(1-3)
(羅二28-29,羅十四14)
1-6節講到佳美的起步,1-3節講到錫安要興起,耶路撒冷也要披上華美的衣服。興起有興起的立場,這個立場是什麼呢?未受割禮不潔淨的,不能進到這個隊伍裡,或承擔這樣的事。然後要無價被贖,要進到自由的光景裡。如果我們想要向人來傳福音,當然自己的生命是要潔淨的。潔淨的器皿、潔淨的管道才能流出潔淨的水,所以我們要傳福音給人,自己的生命需要潔淨,這是很容易理解的。而我們所要傳的是使人自由的律法,我們自己也要有一種真正自由的生命。許多人的信仰生活,他們所見證、所傳遞的因為走錯了路,以至於進到一種綑綁當中,自己卻不知道。
前陣子在基隆和弟兄姊妹討論了《無量之網》這本書,是有關於現在的元宇宙、或是量子時代的生命觀。書中提到一位比奧神父的一個神蹟。我和師母去書店買了《比奧神父傳》,一本很厚的書,很詳盡的介紹了比奧神父這個人。他出生於1887年,於1968年過世,在八十幾年間一直住在義大利南邊一個小鎮裡,一生只去過一次羅馬。他永遠都在那個小鎮裡,但他一輩子行了很多神蹟奇事,也成就了相當大的事工,建了一個可能比馬偕醫院還要大的醫院。離開世界的時候,他的禱告會遍及世界各地,約有七、八萬人,後來還被封聖,是一個滿有影響力的人。他一輩子以分身——天主教叫「神魂超拔」,身外化身,有很多神蹟顯現。看了那本書,我對天主教的信仰方式以及修道院裡面的一些生活,有了比較多的理解,而對於這位被封聖的比奧神父,他的一生我也是非常的敬佩。但是我們也明顯地看到一點,他的信仰方式相當的守律法、守清規,這沒有什麼不好,但是他的許許多多的生命的見證,種種的做法,沒有辦法去複製。比方說,他能夠分身這件事情,是十七歲還在讀書的時候就有那樣的經驗,是天生的稟賦,他自己很多行神蹟奇事那樣的能力,他是努力想要隱藏,不想讓人知道,但是隱藏不住。因為他有一個很好的品格、很好的生命,也就影響了許多人,但他身邊的人沒有一個能夠按著他的樣式去學習的,沒有辦法。因為他走的那一條路,其實是上帝特別的揀選的形式,基本上可能有很多人信從他,但很多信從他的人當中,很少人生命被改變。我們的方式不是這樣。如果有人能夠那樣嚴厲的謹守清規,那樣虔敬的過生活,我們很敬佩,但是上帝給我們真正的生命的道路,卻不是這樣。
賽52:1-3「1錫安哪,興起!興起!披上你的能力!聖城耶路撒冷啊,穿上你華美的衣服!因為從今以後,未受割禮、不潔淨的必不再進入你中間。2耶路撒冷啊,要抖下塵土!起來坐在位上!錫安被擄的居民(原文是女子)哪,要解開你頸項的鎖鍊!3耶和華如此說:『你們是無價被賣的,也必無銀被贖。」
原文直譯 :1醒起!醒起!穿上你的能力,錫安:穿上你華美的衣服,耶路撒冷之城。因為(他們)不能再進入你之中,未受割禮的,和不潔淨的。:2從抖下的塵土起來,坐著,耶路撒冷!解開你被擄兒女景象的鎖鍊,錫安!:3因為耶和華這樣說:你們無故的被賣,也不必用銀錢贖回。
這裡講到未受割禮、不潔淨的人不能進入。那麼什麼是割禮?什麼是潔淨呢?我把原文做了最直白的翻譯,第1節差別不大:「醒起!醒起!穿上你的能力,錫安:穿上你華美的衣服,耶路撒冷之城。因為(他們)不能再進入你之中,未受割禮的,和不潔淨的。」:2「從抖下的塵土起來,坐著,耶路撒冷!解開你被擄兒女景象的鎖鍊,錫安!」耶路撒冷和錫安是前後呼應的呼召。總而言之,我們要傳福音需要被解開鎖鍊,而傳福音給人也是希望去釋放人們所受到的綑綁以及鎖鏈這樣的現象。:3「因為耶和華這樣說:你們無故的被賣,也不必用銀錢贖回。」無故的被賣,也就是說不是因為自己的罪,而是因為上帝要給我們的試煉。無故的被賣,也要沒有銀錢,沒有代價的,白白的得到救恩,被贖回了。這裡說我們是耶路撒冷,我們是真的上帝的兒女,是屬神的,是神的家。
第2節說「要抖下塵土」,塵土是什麼呢?傳道書三章19-20節:「19因為世人遭遇的,獸也遭遇,所遭遇的都是一樣:這個怎樣死,那個也怎樣死,氣息都是一樣。人不能強於獸,都是虛空。」如果沒有神的靈,「20都歸一處,都是出於塵土,也都歸於塵土。」傳十二7-8:「7塵土仍歸於地,靈仍歸於賜靈的神。8傳道者說:『虛空的虛空,凡事都是虛空。』」塵土是講到物質的世界,地上的一切,無論是身體、是財富,總總的一切都是塵土,都會過去。我們要抖下塵土,就是我們不要被物質世界的一些說法、一些思想、一些觀念所綑綁,要從塵土的綑綁當中釋放出來。
還講到不潔淨的以及未受割禮的,在羅馬書第二章28-29節:「28因為外面作猶太人的,不是真猶太人;外面肉身的割禮,也不是真割禮。29惟有裏面作的,才是真猶太人;真割禮也是心裏的,在乎靈,不在乎儀文。這人的稱讚不是從人來的,乃是從上帝來的。」現在我們講的洗禮類同於猶太人的割禮,這是在肉身上做的,是形式,是外在的東西,很多人的信仰容易走進行為主義,也就是很多的外在的要求,這是行為主義,律法主義容易傾向這個現象。而進到新約,非常多地方強調是在於心。神的國在心裏邊,在我們心裏邊是不是有一種不受肉體綑綁,能夠勝過肉體這樣的自由。
講到潔淨,羅馬書十四章14節:「我憑著主耶穌確知深信,凡物本來沒有不潔淨的;惟獨人以為不潔淨的,在他就不潔淨了。」什麼是潔淨?什麼是不潔淨?是「心」的感覺,世上的一切東西,我們看到了,我們感覺也許被病毒附著了,心中就會起很多很多的複雜連鎖反應。如果真能夠坦然無懼,心裏邊是潔淨的,外在很多東西都能夠勝得過去。心能夠轉物,心能夠創造萬有,這個是心的問題。所以在提前四4-5:「4凡神所造的物都是好的,若感謝著領受,就沒有一樣可棄的,5都因神的道和人的祈求成為聖潔了。」這一節過去講過很多次,禱告是改變我們的心,讓我們的心因著信,看一切的事情,從信的立場、從信的基礎去看。所以我們講到受割禮的,或者潔淨,關鍵點都不在外在的形式,都不在於物質的狀態,而是心靈的問題。我們講到要興起,要開始踏上福音的腳步的時候,可能會碰到一種選擇:我們是心靈裡面的跟從呢?還是肉體上面的跟從?是道的領受?還是形式的領受?這邊就點到為止。
- 釋放的動機—寄居與被擄的體會(4-6)
(詩一二六1-6,詩二1-4)
我們有自由以及潔淨的內在狀況時,面對傳福音要有一種操練,4-6節告訴我們去傳福音、釋放人的動機。「4主耶和華如此說:起先我的百姓下到埃及,在那裏寄居,又有亞述人無故欺壓他們。」這個寄居以及受欺壓是我們曾經經歷的事情,也是很多人正落在這樣的光景裡。我們在世界上是客旅是寄居的,很多人卻把世界當做家,因此他買了產業在那個地方,在那個地方有很多的房子,一旦聽說這個地方會有戰爭來,會落入很大的災難裡,或是有人跟他講不久以後會地震,他想:這個房子還沒賣掉我怎麼能走呢?會不會有這個現象?然後可能他就被綑綁住了。耶穌基督在馬太福音二十四章告訴我們說,在那個日子,我們在房上的不要下來,不要收拾自己的衣服,該走的時候就走,不要被世界所綑綁。這個綑綁是曾經有的。
「5耶和華說:我的百姓既是無價被擄去,如今我在這裏做甚麼呢?耶和華說:轄制他們的人呼叫,我的名整天受褻瀆。」上帝告訴他們,轄制他們的人正在呼喊,要讓他們知道神的名是被褻瀆的。這一段的標題寄居與被擄的體會是什麼意思呢?我們是曾經被釋放的,回過頭要去釋放我們想去釋放的人。而必須要知道被擄的現象、狀況,以及感覺,才會有一種真正的愛。愛是動機——以前常和弟兄姊妹講,我們要向人傳福音,就好像去向人做見證什麼藥是有效的,首先我們知道福音對我是好的,我是因為愛你,所以我把這個好消息報給你知道。就是自己有過體驗,然後在愛裡邊才能夠傳福音,這是動機,動機也是動力。
賽52:4-6「4主耶和華如此說:起先我的百姓下到埃及,在那裡寄居,又有亞述人無故欺壓他們。5耶和華說:我的百姓既是無價被擄去,如今我在這裡做甚麼呢?耶和華說:轄制他們的人呼叫,我的名整天受褻瀆。6所以,我的百姓必知道我的名;到那日他們必知道說這話的就是我。看哪,是我!」
原文直譯 :4因為耶和華阿多乃這樣說:我的百姓下到埃及,在從前居住在那裡;而亞述也無故欺壓他。:5而如今,我在這裡做甚麼呢?耶和華的聖言:因我的民無故的被取去,轄制者呼號著。耶和華的聖言:而整天持續著,我的名被褻瀆。:6所以,我的民要認識我的名;所以,在那日說話的是我,看哪!
總之,神的話說:這個世界對於神的名,是被模糊的。所以第6節說「所以,我的民要認識我的名;所以,在那日說話的是我,看哪!」在這個特別的環境,你如果有這個心,有一種意願,想要聽神的聲音,現在我們作為一個傳福音者,傳福音不是我們在講話,而是上帝藉著我們講話,這是傳福音者的立場。我們是要使被擄的歸回。
詩126:1-6「1〔上行之詩。〕當耶和華將那些被擄的帶回錫安的時候,我們好像做夢的人。2我們滿口喜笑、滿舌歡呼的時候,…」但是「5流淚撒種的,必歡呼收割!6那帶種流淚出去的,必要歡歡樂樂地帶禾捆回來!」作為一個神兒女,開始要使我們的人生進到有效、進到有能量的作為的時候,我們是被呼召成為一個傳福音的人。傳福音的時候,我們要知道世界的聲音是與神的聲音產生對抗,產生衝突的。詩2:1-6「1外邦為甚麼爭鬧?萬民為甚麼謀算虛妄的事?2世上的君王一齊起來,臣宰一同商議,要敵擋耶和華並他的受膏者,3說:我們要掙開他們的捆綁,脫去他們的繩索。4那坐在天上的必發笑;主必嗤笑他們。」有一句話說「世人一思想,神就發笑」。「5那時,他要在怒中責備他們,在烈怒中驚嚇他們,6說:我已經立我的君在錫安─我的聖山上了。」詩篇第一篇告訴我們有二條路,二種果樹。第二篇告訴我們有二個國度——天上的國度和地上的國度;二種聲音——世上的聲音以及神的聲音。很簡單一句話:只要你是願意聽神的聲音的,你就有機會聽神的聲音,但是心裡面的潔淨以及愛的動機卻是很重要的。
- 二. 福音的歷程—報好信的意義與益處(8,7-9)
「7那報佳音,傳平安,報好信,傳救恩的,對錫安說:你的神作王了!這人的腳登山何等佳美!」「8聽啊,你守望之人的聲音,他們揚起聲來,一同歌唱;因為耶和華歸回錫安的時候,他們必親眼看見。」不斷地講到聲音,報好信息也是聲音。報好信息的人,就是所謂的先知講道,就是替神說話的人,這裡講到傳平安、報好信、傳救恩。「9耶路撒冷的荒場啊,要發起歡聲,一同歌唱;因為耶和華安慰了他的百姓,救贖了耶路撒冷。」這裏告訴我們傳福音的時候,也就是登山的腳步,使我們一邊學一邊做,一邊領受到上帝的祝福。這個福音的歷程,報好信,就是一個登山的腳步。第9節講到我們聽到耶路撒冷被救贖了以後,就會發出聲音,一同歌唱,好像山谷的回聲一樣。我們在傳福音的時候,基本上有兩面的價值以及意義,就是越說越傳,對自己就越有把握,就越知道神的真理。所有的服事者,包括像我這樣七十幾歲快要八十歲的人,仍然是在一個狀態裡,叫作邊做邊學,邊學邊做。生命是在服事當中,一點一點的成長的。
登山的腳步就像登山的階梯,隨著我們傳福音的腳蹤,使我們生命一步一步地向高處行,越來越好。而歌唱的回聲是給我們的安慰。我們傳福音如果沒有人聽,如果都沒有回響,那是一種信心的考驗,那是會經歷到的事情。但是永遠都那樣,肯定不好,所以到了一定的時候,我們就會聽到我們把福音傳出去的那個城、聽到那個人群,他們發出讚美的聲音來,有歡樂,好像山谷,有呼喊就有回應。這是使我們服事能夠喜樂的一個狀態。
- 登山的腳步—邊做邊學的成長階梯(7-8)(詩廿四3-5)
賽52:7-9「7那報佳音,傳平安,報好信,傳救恩的,對錫安說:你的神作王了!這人的腳登山何等佳美!8聽啊,你守望之人的聲音,他們揚起聲來,一同歌唱;因為耶和華歸回錫安的時候,他們必親眼看見。9耶路撒冷的荒場啊,要發起歡聲,一同歌唱;因為耶和華安慰了他的百姓,救贖了耶路撒冷。」
原文直譯 :7在山上何等合宜?那報好信息的腳。使人聽見平安,報良善的信息,使人聽見拯救;對錫安說:你的神做王了。:8你守望者揚起他們的聲音,一同歌唱,因為要眼對著眼看見:耶和華歸回錫安。:9耶路撒冷的荒場一同發聲唱歌,因為耶和華安慰祂的民,救贖了耶路撒冷。
這三節經文讓我們能夠體會到:在傳福音的時候,首先我們看到自己的生命的成長。「這人的腳登山何等佳美」,按著原文的翻譯為「在山上何等合宜?那報好信息的腳。使人聽見平安,報良善的信息,使人聽見拯救;…」講到「傳平安,報好信,傳救恩」,這是三個狀態,三個層級。傳平安是讓人聽見:可以平安,不必驚惶,這樣的定心丸。報好信,是使人聽到怎樣才能變得更好的方式。至於傳救恩,救恩是讓我們從上帝那裏支取力量,讓我們學會如何自救而救人。這是三個不同的層次,要得到上帝的幫助,常常和大家說的,得救就是得到幫助。
剛才看到詩篇第二篇的第6節說「我已經立我的君王在我的聖山上了」,就是這裡所說的「對錫安說:你的神作王了!」按原文這是這節經文最後的結論,也就是世界上有很多的權柄,許多的掌權的人,但神在某一些事情上,顯出祂掌權的憑證。這裡說神做王,詩篇第二篇卻說「我已經立了我的君,在這個聖山上」,其實上帝的掌權基本都是用祂的使者,用祂可用的僕人在掌權。我們的生命如果真正進到一個能夠傳福音的階段、狀態的時候,其實都是用「生命」在傳福音的,也就是神的權柄是要成全人的,要使人喜樂的;神的權柄是要擊敗黑暗的權勢,使人從困難當中、從痛苦當中被釋放的,而這個權柄會顯在祂的僕人、祂的子女、祂所立的、祂所膏的人身上。
佳美也翻譯成「合宜」(音譯:naah,合宜,秀美,佳美),只在舊約出現三次:詩篇九十三篇第5節:「耶和華啊,你的法度最的確;你的殿永稱為聖,是合宜的。」雅歌第一章第10節:「你的兩腮因髮辮而秀美;你的頸項因珠串而華麗。」在舊約及新約裡面翻譯為佳美的字至少有十個,比方說「我所得的產業座落在佳美之地」,是「好」的意思。而這裡講「合宜」,字源追溯是「家居to be at home」,為什麼又是家居呢?這裡的意思是我們活在該活的地方,活出該活的樣式來。我們是被上帝怎麼安排的,上帝對我們又有什麼計畫,我們就把自己安頓的好好的,讓自己能夠活出一種很恰當、很美好的人生來,這是這裡所說的佳美。
詩篇二十四篇3-5節:「3誰能登耶和華的山?誰能站在他的聖所?4就是手潔心清、不向虛妄、起誓不懷詭詐的人。5他必蒙耶和華賜福,又蒙救他的神使他成義。」蒙福,成義。很多人要按自己的行為來立自己的義。而如果你是在新約裡邊,就要知道我們是因信稱義,以信來成為我們的義。我講到那位比奧神父那本書,還沒看完,但是有很多的感動,這個人雖然一輩子行律法,但是他不斷的跟人說,其實所有的醫治都是神的事,不斷的對人說他是一個罪人,雖然他努力的行善,但他還是常常落到一個光景當中,會去問他的同伴,說他沒有把握到底能不能進到神的國去。行很多的神蹟奇事,卻是走在一條路上,努力的想要靠著行為來證明自己得神的喜悅。「人非有信,就不能得神的喜悅」,這句經文在天主教的聖經翻譯得比較有意思,得神喜悅翻譯為「中悅神」,中悅神的意思是得神的喜悅,也是在神的裡面得喜悅,那樣的翻譯也很好嘛!但是因信得神喜悅呢?還是因行為得神喜悅?這是我們需要斟酌的。
講登山,山是地的高處,所謂仰之彌高,信仰高處是使人高處靠近神,思念神,像摩西在西乃山上領受啟示。但是山上不是天上,永遠要記得這件事,我們需要知道如何靠著信,能夠進到神的同在裡。
- 歌唱的回聲—有呼有應的喜樂服事(8-9)
第8節:「聽啊,你守望之人的聲音,他們揚起聲來,一同歌唱;因為耶和華歸回錫安的時候,他們必親眼看見。」按照原文的翻譯差不多,只有一個點,就是「因為耶和華歸回錫安的時候,他們必親眼看見」,按著原文是說,「因為要眼對著眼看見:耶和華歸回錫安」。屬神的百姓在這個世界上聽見很多混亂的信息,但是神的臨到就使我們看見神的同在。
第9節:「耶路撒冷的荒場啊,要發起歡聲,一同歌唱;…」神的家曾經有過一段荒場,落入荒廢荒涼的光景當中,沒有感覺到神的愛,沒有感覺到神的同在。當有傳福音的人,他也要傳到哪裡?傳到耶路撒冷,也要傳到屬神的教會裡邊,使神的百姓從捆綁當中被釋放出來,就能夠一同發聲歌唱。「…因為耶和華安慰了他的百姓,救贖了耶路撒冷」,神的安慰就使得祂的救贖顯出果效來。
第8節這裡還講到守望者,守望的人要看見什麼呢?守望的人要揚起聲來,守望者也有禱告者的意思。禱告著,觀察著,用信心等候著,就好像以利亞看見一小片雲的時候,他就可以把信息傳給人了。這個世代我們要看見上帝的作為,我們要去傳有信心的信息,然後曾經荒涼的地方,就會像山谷回音一樣,一同發聲來歌唱。
- 三. 歡歌的腳蹤—傳救恩的方向與果實(9,10-15)
賽52:9「耶路撒冷的荒場啊,要發起歡聲,一同歌唱;因為耶和華安慰了他的百姓,救贖了耶路撒冷。」講到歡呼歌唱,也就是我們所要說的歡歌的腳蹤——傳救恩的方向以及果實,這是第10-15節這一段。歡樂的歌聲,耶路撒冷傳出歡樂的聲音,以賽亞書五十五章12節:「你們必歡歡喜喜而出來,平平安安蒙引導。大山小山必在你們面前發聲歌唱;田野的樹木也都拍掌。」這段經文有譜成歌。大山小山就是有各種各樣的信仰,各種各樣的宗派。田野的樹木,樹木預表人,就是許多人都要歡喜的敬拜。
- 前行與後盾—聖臂及器皿的功效(10-12)(五十2,五一9)
賽52:10-12「10耶和華在萬國眼前露出聖臂;地極的人都看見我們神的救恩了。11你們離開吧!離開吧!從巴比倫出來。不要沾不潔淨的物;要從其中出來。你們扛抬耶和華器皿的人哪,務要自潔。12你們出來必不致急忙,也不致奔逃。因為,耶和華必在你們前頭行;以色列的神必作你們的後盾。」
原文直譯 :10耶和華露出聖的膀臂,在列邦的眼前;而各方地極要看見我們神的救恩。:11離開!離開!從那裡出來;不潔之物不要沾,從其中出來,要清潔,扛抬耶和華的器皿。:12而離開時不必急忙,也不必奔逃而行走,因為耶和華行在你們前頭,而以色列的神是你們的招聚者。
這段經文講到上帝顯出祂的作為,伸出祂的膀臂。11節「…你們扛抬耶和華器皿的人哪,務要自潔」,服事神的人,是要扛抬耶和華器皿的人,服事神的人也是耶和華的器皿,原文有兩可的意思。第12節說「你們出來」,從世界離開,必不致急忙,也不要奔逃。不要擔心,不要恐慌,因為耶和華必在你的前頭行,以色列的神必做你的後盾,說到祂的前行以及祂的後盾。
我們先講祂在萬國眼前露出祂的聖臂,就是祂的膀臂。祂的聖臂就是被分別為聖的膀臂,神的膀臂是什麼呢?以賽亞書五十章第2節:「我來的時候,為何無人等候呢?我呼喚的時候,為何無人答應呢?我的膀臂豈是縮短、不能救贖嗎?我豈無拯救之力嗎?」五十一章也說:「耶和華的膀臂啊,興起!興起!以能力為衣穿上,像古時的年日、上古的世代興起一樣。」講到耶和華的膀臂要興起,要披上華美。五十二章的第1節:「錫安哪,興起!興起!披上你的能力!」到底是膀臂興起,披上能力呢?還是錫安興起?簡單說膀臂就是錫安,就是耶路撒冷,教會就是神的膀臂。神所恩膏的教會——膀臂——伸出去的時候,就能夠顯出神的作為來,這應該是很簡單很清楚的。
重點要說的是第12節:「因為,耶和華必在你們前頭行;以色列的神必作你們的後盾。」當我們在世界上行走的時候,前面有人為我們開路,後面有人為我們做斷後、做幫助。前行與後盾,講到神的膀臂以及神的器皿的功效。上帝在前頭走,這個意義很容易了解,後盾是什麼呢?可以從原文來看:
:10「耶和華露出神聖的、分別為聖的膀臂,在列國的眼前,在各方、在地極都要看到我們神的救恩。」所有的神的作為大家會看到。但是11節說這些屬神的兒女要「離開」,要從世界的狀況離開。啟示錄講到666,講到獸的印記,這是給我們很重要的提醒,「…不要去沾染不潔的物,要從其中出來,要清潔,…」「…扛抬耶和華的器皿」這樣翻譯就有兩可的意思,我們是要扛抬耶和華的器皿呢?還是我們是扛抬耶和華的器皿呢?兩方面的意義都可以應用。而12節說「離開的時候不必急忙,也不必奔逃而行走,因為耶和華行在你前頭,以色列的神是你們的招聚者」,「後盾」原來就是「招聚者」,招聚的意思就是,上帝把我們招聚在一起,祂就與我們在一起,祂就成為我們的保護,基本意義是這樣。
在這一段經文看到,一方面我們要向在世界裡神的百姓傳福音,一方面我們自己要從世界出來。
- 高舉與洗淨—智慧而憔悴的驚奇(13-15)
(羅十六25-26,來九13-15,十19-22,賽五三1-4,西一24,詩卅三9-22)
賽52:13-15「13我的僕人行事必有智慧(或譯:行事通達),必被高舉上升,且成為至高。14許多人因他(原文是你)驚奇;他的面貌比別人憔悴;他的形容比世人枯槁。15這樣,他必洗淨(或譯:鼓動)許多國民;君王要向他閉口。因所未曾傳與他們的,他們必看見;未曾聽見的,他們要明白。」
原文直譯 :13看哪!我的僕人有智慧,要被升起而承擔,並達到極高。:14因為他而驚駭的增多,他的容貌比軟弱的人憔悴,且他的形體比世人之子也這樣。:15這樣,他要灑許多國,因他,君王要閉他們的口,因為他向他們 述說他們未看見過的;且他們未曾聽過的。他們要明白。
講到去傳福音顯出的一些狀態,以及要達成的結果。顯出的狀態是,僕人被高舉,有智慧被高舉,這是一種很正面、很值得被羨慕的狀態,但是14節為什麼說許多人看祂要驚奇,祂的面貌比別人憔悴,形容比世人枯槁?有智慧有能力被高舉,卻是憔悴,這是什麼樣的意義?
第13節一開始有兩個字是沒有翻譯出來的,就是「看哪!」——成為見證,要讓人看見。看見什麼呢?神的兒女要做神的僕人,會有一種奇特的現象顯明出來:他是有智慧的,而且被高升而承擔,並且達到極高。這是三句話,講到必被高升,高舉上升,成為至高。我們的生命在上進著,能承擔許多上帝的託付,而漸漸的能夠進到高處。但是這樣服事的人,因他驚駭的人,驚駭其實翻譯為驚奇就可以了。很多人看這些人,看不懂,祂的面貌比軟弱的人憔悴。舊約聖經有幾個翻譯為「人」的地方,那個字是「軟弱的人」。而且「祂的形體比世人之子也這樣」,就是祂的面貌是比較軟弱的。「憔悴」這個字原來的意思是損壞,受到了一些傷害,受到了一些損失。比別人辛苦,辛苦的原因是什麼?為什麼傳道人會讓人覺得辛苦呢?因為如果傳道人過得太優渥,人家不會感動;如果傳道人樣樣比別人高明,人家會覺得趕不上。每一個人各自有不同的地步,從很困難的環境當中、從很貧窮的環境當中一點點被釋放出來,也許會越來越好,但是當還處在一個辛苦的狀態的時候,看到傳道人太華貴、太享受、太高的時候,會被試探,會產生懷疑,會產生抱怨。簡單的和大家說明,這一點應該很容易了解。
最後講到「君王要閉住他們的口,因為祂向他們述說他們未曾看見的,且他們未曾聽過的。他們要明白」,就是羅馬書十六章25-26節所說的:「25惟有神能照我所傳的福音和所講的耶穌基督,並照永古隱藏不言的奧祕,堅固你們的心。26這奧祕如今顯明出來,而且按著永生神的命,藉眾先知的書指示萬國的民,使他們信服真道。」信仰的事情帶著非常多的奧秘,我最近被要求講耶穌基督復活後的聖體,以後還會有機會和大家講的,在這個元宇宙或者是量子物理學的世代,越來越容易明白。我會講,也可以活給大家看,但是要知道這個世代所有的奧秘,藉著耶穌的道正在顯明。
第15節:「這樣,他必洗淨(或譯:鼓動)…」,到底是洗淨還是鼓動呢?其實都不是,希伯來文nazah’這個字有十六次翻譯為彈,五次翻譯為灑,二次翻譯為濺,一次翻譯為洗淨。這個字出現比較多的是在利未記,彈羔羊的血,出現在出埃及記一次,利未記十六次,民數計三次,列王記一次,然後以賽亞書二次。翻譯為「彈」是動作,翻譯為「灑」也很好,新約都翻譯為灑。希伯來書九章13-14節:「13若山羊和公牛的血,並母牛犢的灰,灑在不潔的人身上,尚且叫人成聖,身體潔淨,14何況基督藉著永遠的靈,將自己無瑕無疵獻給神,他的血豈不更能洗淨你們的心(原文是良心),…」希伯來書十章22節:「並我們心中天良的虧欠已經灑去,身體用清水洗淨了,就當存著誠心和充足的信心來到神面前;」我們在世上行走,顯出上帝僕人的功效,成為聖臂,成為器皿,我們會被高舉。然而我們要去洗淨許多人良心裡面的不安,讓人因著信靠主的緣故,能夠得到平安。在不同的光景當中,能夠因著信而彼此不定罪,彼此包容,彼此接納,無論個人在什麼地步裡面,都能夠被肯定,沒有誰定誰的罪。因此我們就能夠和睦同居,然後在快樂的、被愛的光景中,一點一點地往前走。羔羊的血一次獻祭,就灑去了所有的我們心中的不安。這是因信稱義的新約非常重要的重點。
而講到被高舉的狀態,卻是有一個憔悴的面貌。以賽亞書五十三章1-4節:「1我們所傳的(或譯:所傳與我們的)有誰信呢?耶和華的膀臂向誰顯露呢?2他在耶和華面前生長如嫩芽,像根出於乾地。他無佳形美容;我們看見他的時候,也無美貌使我們羨慕他。3他被藐視,被人厭棄;多受痛苦,常經憂患。他被藐視,好像被人掩面不看的一樣;我們也不尊重他。4他誠然擔當我們的憂患,背負我們的痛苦;我們卻以為他受責罰,被神擊打苦待了。」我要和大家講,服事神需要有一個很重要的認識,歌羅西書一章24節:「現在我為你們受苦,倒覺歡樂;並且為基督的身體,就是為教會,要在我肉身上補滿基督患難的缺欠。」當我們願意成為福音的使者的時候,當然我們會蒙福,但我們生活得正確,生活得好,生命對的時候,我們要成為祭物,要去為人來獻祭。比奧神父行很多神蹟,常常在為別人禱告的時候,一個很基本的方式是:讓我來代替他吧!我們如果想要讓自己的服事有力量,願意成為對方痛苦的代替,這是神僕人生命成長、成熟到一定地步的狀態。
啟應經文詩篇第三十三篇,整篇都有神的應許在。以賽亞書第五十二章,我們講佳美的行程,佳美的行程到最後會有奧秘的啟示。在現今的時代,很多事情漸漸被展開的時候,特別是啟示錄的世代,傳福音會越傳越領受到神的奧秘,但是我們會需要有「代替」這樣的服事。
【結論】
持定福音使者的人生方向;
踏穩登高望遠的起步立場。
賽52:7「那報佳音,傳平安,報好信,傳救恩的,對錫安說:你的神作王了!…」我們去傳遞神作王的信息,然後「…這人的腳登山何等佳美!」我們的人生就在一個上升,在登山的過程,上進的過程裡。感謝主!我們的人生的方向,基本的方向、基本的目標就是什麼?要成為傳福音的人。傳福音就是報好信息,報好信息,當然被人歡迎,關係會好。傳福音就是祝福人的人,在我們帶著福去祝福,身上就會蒙福。而福音的使者帶著神的同在與能力。上帝在我們前頭行,在我們的後面做我們的後盾,就能夠平安。但是我們也願意漸漸成長成熟,不是靠著神的救恩,不是靠著羔羊為祭;而且能夠認同於、連結於耶穌基督,成為基督那樣的榮耀,也就是我們在一定的程度裡,甘心成為「祭物」。你放心好了,你成為祭物,只會越給越多,越做越有,這是一件很奇妙的事。
神兒女作僕人的起步,起步點要對,我們所傳的福音是什麼樣的福音呢?是全備使人自由的福音,是按著耶穌基督已經替我們死,我們只要信,就能夠領受完全的祝福;靠著自己什麼都不能,但靠著那加給我力量的,樣樣都能做,這樣的福音。這個方向要對,不要去選擇艱難的路。我在看《比奧神父傳》的時候滿感嘆的,因為覺得他實在是在早年活得非常辛苦。因為在那樣的體制底下,他們是需要立約的,比如立安貧的約,或是立順從的約,也就是教會給他任何的命令都要順從;而給他命令的人,有一些他的長上,天主教稱為神長,很多都是自己生命是錯的。有很多不好的信息讓我們看見,宗教圈子裡各種各樣藏汙納垢的事情,各種各樣假的信仰都存在著,那樣的路不容易走。我們所走的是恩典的路,走的是信的路,雖然狀況結果會一樣,但是起頭的方向要對,要成為傳真福音的福音使者,然後要踏穩登高才能望遠的起步以及立場,一步一步要踏得穩健真實。
傳福音很簡單,傳福音非常非常簡單,有三個要件,一個要件是生命,第二個要件是生命,第三個要件還是生命。同工問我一個問題:何謂神國的臨在?有人寫那樣的書。當一個人生命是對的時候,他在哪裡,那裡就是神的國臨在了。也許沒有什麼佳形美容,也許沒有什麼高言大智,但是他的生命是對的,是豐富的,是好的,自然就能夠散放天國的能量來,就能夠傳遞福音。不要把太多的目標和方向放在怎麼說?用什麼工具?或是用什麼樣的技巧?那些其實只能夠錦上添花,真正能夠傳福音的只有一樣東西,就是神兒女的生命的成長以及成熟,大家同意嗎?感謝主!
我們低頭禱告:主耶穌!僕人和弟兄姊妹再一次來到你面前,向你來求恩惠、求憐恤,因為我們知道我們的禱告是有能量的,我們要成為禱告祝福的人,用生命來傳生命的福音,求你讓我們真知道你的福音,也真知道你賜給我們的應許有何等大的能量,以致於讓我們在合適的時候,登高去發出聲音的時候,就能夠聽到美好的回響,使得屬神的人能夠從世界的綑綁當中被釋放。這是你給我們的路,也是我們定意要跟隨主的腳蹤行,跟隨羔羊的腳蹤行,使我們能夠有佳美的行程,使我們有美好的腳蹤。求你按著你的啟示,給我們應許,也為我們成全。謝謝你聽我們禱告,奉耶穌基督的名,阿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