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賽亞書五十一章】鑿出的磐石 – 神兒女作僕人的實習課程

【以賽亞書五十一章】
鑿出的磐石—神兒女作僕人的實習課程
【引言】
信仰的根基—末世服事者的嚴酷環境
啟應:詩篇一一九篇65-89節
混亂的信息—元宇宙的巨大影響(太廿四23-27)
年度異象:我活著就是基督,死了就有益處。上回和大家講活到老,就要學到老,活著,就是要學習。《論語》第一句話講:「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常常學習是很快樂的,「樂乎」字寫的是「說乎」,這也是很有意思的事情,你要快樂,要學得很快樂,就要常常去說,說了才會明白。感謝主,在這個時代中,我們如果沒有不斷的更新,很多事情會沒有辦法應付,因為資訊越來越多元,沒有正確的信仰也會使我們沒有辦法活得很快樂。所以在這個末後的世代,不管是自己活著,或是做為一個服事者,都要看清楚這個世代,除了自然環境越來越嚴酷之外,其實文化環境或是思想環境,也是有很多很多的挑戰。原因主要的是因為訊息越來越多,而且越來越雜,越來越混亂。像最近有一個越來越熱門的話題「元宇宙」,也許是將來一個很大的商機,或者是文化現象。要了解它或許可以去看一部電影《一級玩家》,故事背景設定在公元2045年,在那個時代,人們在現實環境當中越活越痛苦,所以都躲到虛擬世界裡面去,用VR活在虛幻的空間裡面,每一個人都可以把自己搞得很像英雄。這是現在這個世代越來越傾向的一個環境,這種現象會使得人越來越逃避現實,進入虛假的世界裡面去,到後來真假就分不清楚了。這是一個很嚴重的現象,卻是已經臨到我們眼前了。
其實信仰環境也會受到一些困擾,最近一部很熱門的稱為驚悚劇吧,有人建議我去看,因為它是以宗教為背景的。我不太建議你們去看啦,所以就不說劇名,但是如果你們有看到的話,至少要知道怎麼回事,要打一點預防針。因為它是講一個小島上面一百多個百姓,在一個天主堂,然後,有神蹟,有鬼出現了,總而言之很驚悚。那個戲劇作者並沒有惡意,只是講他自己的生命經歷,及一些宗教探討的問題,但是造成一些相當不好的結果,就是他把天使和魔鬼混淆了,把復活和變成殭屍也混淆了,明白嗎?而且他把這個將來所會啟示出來的一些話,一些真理,不應該說是將來,是現在我們已經在傳遞的一些真理,比方說耶穌寶血的真理,他用了似是而非的山寨話,把它弄混淆了,這是撒旦特別會做的工作。
所以我們知道在這個時代當中,如果我們根基不穩,馬太福音廿四章23-24節主耶穌說:「23那時,若有人對你們說:『基督在這裏』,或說:『基督在那裏』,你們不要信!24因為假基督、假先知將要起來,顯大神蹟、大奇事,倘若能行,連選民也就迷惑了。」我想說的是在末後的世代,如果我們沒有真理在裡面,像那個戲劇所說的,就是人看到神蹟,看到不能走路的人起來走路、死人復活,好像就會受到吸引。但死人復活,變成殭屍有什麼好?不會死,變成殭屍,很好嗎?所以至少要有一些真理的規模在裡邊,要信真理的道,生命的道;不是要去信一些神蹟鬼跡,這樣大家可以理解嗎?
隱藏的磐石—十字架的討厭原因(加五11-13,彼前二6-8,太七24-27)
我們知道信仰的根基是非常重要的,聖經裡面信仰的根基常常是用磐石來作為比喻的。磐石的根基有一個現象:磐石的根基是隱藏在地底下的,是看不見的。看不見,從表面上也許就是看不明白,實際上真正的隱藏的根基是什麼呢?沒有別的,就是耶穌基督釘十字架。所以我們的異象「人人經十字架…」,首先就是說經十字架才能夠進天國。保羅在哥林多前書二章1-2節就說:「…我在你們中間不知道別的,只知道耶穌基督並他釘十字架。」十字架的真理,是我們信仰非常重要的根基。以前我有一位老師吳勇長老,他說:一個傳道人上台,如果十分鐘或是五分鐘還講不到十字架的話,你對他的信息就要抱著一定的謹慎度。在他的認定中,十字架的道與基督的道,是息息相關的。
但是十字架很麻煩,加拉太書第五章11節:「弟兄們,我若仍舊傳割禮,為甚麼還受逼迫呢?若是這樣,那十字架討厭的地方就沒有了。」「十字架討厭的地方」這個字在希臘文叫做skavndalon,很多地方都是翻譯為「絆腳石」、「絆跌的」、「使人跌倒的」。彼得前書二章第6-8節:「6因為經上說:看哪,我把所揀選、所寶貴的房角石安放在錫安;…」錫安的信仰也是一個很重要的事情,房角石與錫安是緊緊連結在一起的。錫安的意義長久以來是被模糊化的,就像基督的道在很多地方被模糊化。模糊化會產生什麼結果呢?這裡說「…信靠他的人必不至於羞愧。7所以,他在你們信的人就為寶貴,在那不信的人有話說:匠人所棄的石頭已作了房角的頭塊石頭。」有些東西是會被放棄的。「8又說:作了絆腳的石頭,跌人的磐石。他們既不順從,就在道理上絆跌(或譯:他們絆跌都因不順從道理);他們這樣絆跌也是預定的。」絆跌、絆腳的石頭,就是講到那個討人厭的地方。因為石頭在房子底下,你靠它在上面建基礎就很好,如果不是把它當基礎,有些時候反而會被它絆倒,甚至於要除掉它會很困難。
總之,我們說真理的根基,信仰的根基是「隱藏的磐石」,在這個資訊不只是大爆炸,而是狂爆炸的世代,信仰的根基是越來越要緊,信仰的根基如果不準確,我們在很多事情上面就會被一些表面現象、或者似是而非的道理所混淆。馬太福音第七章主耶穌說:「24所以,凡聽見我這話就去行的,好比一個聰明人,把房子蓋在磐石上;25雨淋,水沖,風吹,撞著那房子,房子總不倒塌,因為根基立在磐石上。26凡聽見我這話不去行的,好比一個無知的人,把房子蓋在沙土上;27雨淋,水沖,風吹,撞著那房子,房子就倒塌了,並且倒塌得很大。」房子會倒塌,就是我們建造起來的信仰會整個崩潰掉。在這個末後的世代,特別是像師母昨天還在跟我討論,說有些人他們曾經進到教會,到後來就跌倒了,就信不下去,原因是什麼?根基不穩妥。
Q. 在當前的時代,靈界已經進入世界,各樣現象的最主要影響,就是迷惑人心(啟十二12、9)。基督徒若未能把握至簡至真的十字架真諦,把信仰建立在生命之道的磐石根基上,挑戰極其沉重。如何看見磐石根基,進入有效實習?
所以我們今天和大家討論的,在當前的時代,靈界已經進到世界了,靈界的現象和物理的現象越來越混淆,各種信仰現象的最主要影響,就是迷惑人心。啟示錄第十二章的第12節:「所以,諸天和住在其中的,你們都快樂吧!(如果是屬天的人,是應該快樂。)只是地與海有禍了!因為魔鬼知道自己的時候不多,就氣忿忿地下到你們那裡去了。」地是預表世界的結構,海是預表人群;「氣忿忿」是個很關鍵的詞,這個世代充滿了憤怒。而講到魔鬼,啟示錄十二章9節:「大龍就是那古蛇,名叫魔鬼,又叫撒但,是迷惑普天下的。牠被摔在地上,牠的使者也一同被摔下去。」讀這節經文要有點會意,有一點思想。十字架的道理,說起來非常的簡單,就是信耶穌的代贖,然後不定自己的罪,不定別人的罪;但是也要跟隨耶穌,走在十架的路上,才能夠做成榮耀的生命。至簡至真的十字架真諦,把信仰建造在生命之道的磐石根基上。基督徒如果不能夠把握至簡至真的十字架真諦,挑戰極其沉重,因為各種話、各種現象都會出現,我們有沒有智慧能力去分辨呢?
以賽亞書49章到57章講神兒女做僕人,從蒙召到有效的事奉的成長經歷。51章是服事的根基,是實習的課程。你有印象的話,會記得49章是講被呼召,50章講入學,51章講實習,到了52章就講傳福音、報喜信的,53章是講羔羊的代贖,也就是真正用生命去服事。總之,我們會看到一條榮耀的路。講實習課程,好像我們在學校裡邊要去實習,就是打根基。在實習的過程當中,把一些錯誤的校正回來;模糊的,把它明確化。51章讓我們知道如何藉著實習,使我們信仰的根基打得更準確,更穩定,這是我們每一個人至關重要的事情。我們每一個人都在打根基、都在實習,包括我們這些傳道很久的人。
以賽亞書40章到66章分為聖父、聖子、聖靈三篇。50章講神兒子做僕人的教育訓練,如果你還有印象的話,就是我們要有能夠開通的、能聽的耳朵,這個「聽」是最重要的,今天我們所講的51章也是如此。「1你們這追求公義、尋求耶和華的,當聽我言!你們要追想被鑿而出的磐石,被挖而出的巖穴。」「追想」就是「觀看」,但是首先是要「聽」。「被鑿而出的磐石,被挖而出的巖穴」,是講耶穌,也講跟隨基督的人,這是我們信仰的主題重點。「2要追想你們的祖宗亞伯拉罕和生養你們的撒拉;因為亞伯拉罕獨自一人的時候,我選召他,賜福與他,使他人數增多。」「追想」,我們知道以信為本的都是亞伯拉罕的後裔,我們跟從主的人,是走亞伯拉罕的路。第1節講到信仰的核心主題,第2節就是講個人被呼召的狀態和立場。所以我們今天要和大家來探討,如何能夠看見那隱藏的磐石根基,是奧秘卻是明顯的信息,然後進到有效的實習。
我們一起先做一個禱告:主耶穌,僕人把自己和肢體都仰望祢,謝謝祢願意啟示我們,求祢今天在此刻特別保守僕人,讓我們講的聽的同得益處,讓信息講得出來,傳得出去,使需要基督真理,需要在這個資訊混淆的時代,建立正確信仰的人,都能夠領受到真理的核心,都能夠打好堅定的根基,可以讓我們在上面建造偉大的建築,使我們的生命能夠合祢的心意,不至於因為雨淋、風吹、水沖,使得我們的建造跌倒了!求祢幫助我們,聽我們禱告,祝福以下的時間,奉耶穌的名,阿們!
讀經:賽五一1-4(參五十一章全章)
【本論】
鑿出的磐石—神兒女作僕人的實習課程
第1節:「你們這追求公義、尋求耶和華的,當聽我言!你們要追想被鑿而出的磐石,被挖而出的巖穴。」我們就以「鑿出的磐石」作為題目。第5節到第8節也講了四次的「公義」,所以這個磐石是怎樣的磐石呢?就是公義的磐石,就是我們所要講的信仰的根基,這是第一部分。
第3節:「耶和華已經安慰錫安和錫安一切的荒場,使曠野像伊甸,使沙漠像耶和華的園囿;在其中必有歡喜、快樂、感謝,和歌唱的聲音。」我們看到一片歡喜的榮景。上帝要帶著我們經歷一種更新創造的狀態,這是一個很大的應許。我們要做什麼呢?要成為那安慰的聲音,這是第二部份。
第4節:「我的百姓啊,要向我留心;我的國民哪,要向我側耳;因為訓誨必從我而出;我必堅定我的公理為萬民之光。」講到訓誨、講到公理,要分享關於公理的訓誨,這是第三部分。
公義的磐石是主工人、神兒女做僕人的服事根基;安慰的聲音是我們服事的重點,我們稱為傳福音的人,稱為傳道的人,就是發出來的聲音,能夠對人有益,使人受安慰的聲音,這是重點。得到好話,得到救命的信息,對人是非常重要的。而公義的訓誨是我們如何去實習,學會做正確的判斷。「公理」這個字原文就是「典章」,或是「審判」。
一. 公義的磐石—主工人的服事根基(1-2,1-8)
1. 要向我留心—追想亞伯拉罕的選召(2,1-4)
賽51:1-4「1你們這追求公義、尋求耶和華的,當聽我言!你們要追想被鑿而出的磐石,被挖而出的巖穴。2要追想你們的祖宗亞伯拉罕和生養你們的撒拉;因為亞伯拉罕獨自一人的時候,我選召他,賜福與他,使他人數增多。3耶和華已經安慰錫安和錫安一切的荒場,使曠野像伊甸,使沙漠像耶和華的園囿;在其中必有歡喜、快樂、感謝,和歌唱的聲音。4我的百姓啊,要向我留心;我的國民哪,要向我側耳;因為訓誨必從我而出;我必堅定我的公理為萬民之光。」
原文直譯 :1聽我吧,追求公義、尋求耶和華者,你們注目於被鑿的磐石,以及你們被剜刺的打出來的坑。:2要注目於你們的父亞伯拉罕以及生養你們的撒拉。他是一人時我選召他,右賜福他,又增加他。:3因耶和華安慰錫安,安慰所有他的荒場,起且使他的曠野如伊甸,並他的沙漠像耶和華的國。歡喜和快樂要被遇見於他,感謝與歌唱的聲音。:4向我留心聽,我的百姓及我的國民,像我側耳,因律法發生自於我,且我的義作為萬民的光,我要堅立之。
第4節:「我的百姓啊,要向我留心;…」「留心」這個字也翻譯為「留心聽」,舊約翻譯為側耳有十八次,翻譯為留心有八次。而「…我的國民哪,要向我側耳」,「側耳」很多地方也翻譯為「留心聽」。總而言之,我們要知道,想要真真實實的領受到真理,我們要有一個謙卑的態度,要用心去聽,這是最根本的。1-4這四節是我們服事的綱要,也就是我們要「留心聽」的一個綱目。第2節「要追想你們的祖宗亞伯拉罕和生養你們的撒拉;…」要追想亞伯拉罕的選召,我們基督徒的信仰根基是從亞伯拉罕來的,我們要從根基處去思想。
「5我的公義臨近;我的救恩發出。我的膀臂要審判萬民;海島都要等候我,倚賴我的膀臂。6你們要向天舉目,觀看下地;因為天必像煙雲消散,地必如衣服漸漸舊了;其上的居民也要如此死亡(如此死亡:或譯像蠓蟲死亡)。惟有我的救恩永遠長存;我的公義也不廢掉。」說到不只要向主留心,也要舉目觀看。觀看哪些部份呢?觀看天,觀看地,觀看人,在觀看的方方面面領受神的訓誨、神的義,耶穌基督的救恩就是神的義。神的義,不是人的義,不是人間的道德標準,而是上帝的法則,這是我們常常和弟兄姊妹說明的。就是信耶穌基督,然後能夠愛;有信,能夠愛神、愛人、愛自己,這就是神的義。「7知道公義、將我訓誨存在心中的民,要聽我言!不要怕人的辱罵,也不要因人的毀謗驚惶。8因為蛀蟲必咬他們,好像咬衣服;蟲子必咬他們,如同咬羊絨。惟有我的公義永遠長存,我的救恩直到萬代。」一再強調的,就是要「認識神的義」,這是我們已經講得非常多次的。從這些經文可以看到上帝要給我們提示的信息,要讓我們知道怎麼聽,知道怎麼看,知道怎麼領受神的話語。
我按著原文做了比較直白的翻譯,讓它回歸到原來的樣式,我們可以看一下:第1節、第2節,原文與和合本翻譯並沒有太大的差別,有一個地方,就是你們要注目被鑿的磐石,以及你們被剜刺而打出來的坑。「被挖而出的巖穴」的「挖」就是「剜刺」,「巖」原文另外一個地方翻譯為「槌子」,就是「打擊」,變成一個很大的坑。耶穌是磐石,而磐石是必須要被雕琢的;我們生命裡面要被挖,被挖出足夠的空間來。有些地方我們沒有容人之量,沒有辦法接受很多的事情,經過了一些挖掘以後,使我們有了寬大的肚量,有很大的空間,可以包容人,可以理解事,可以承載很多我們生命的過程。耶穌基督是這樣經歷過來,而我們也需要這樣經歷,這麼說大家明白嗎?我們要跟隨主的腳蹤,這裡讓我們知道生命的信息,就是要走十架的道路,要使我們的身量被擴大,使我們穩定而有包容力,這樣知道嗎?
「2要追想你們的祖宗亞伯拉罕和生養你們的撒拉;因為亞伯拉罕獨自一人的時候,我選召他,賜福與他,使他人數增多。」講到亞伯拉罕從被呼召,比較有意思的是:他獨自一人嗎?不是兩個人?——夫妻二人成為一體,這也是給我們的一些信息。他是從一個生命漸漸的被擴大,然後得到上帝的祝福。上帝的祝福常常是很辛苦的過程,然後漸漸的增大,這是神僕人的呼召。所以要「向我留心」,或是要「向天舉目」,要去追想亞伯拉罕的選召,要去追想公義磐石的雕琢。
2. 要向天舉目—追想公義磐石的雕鑿(1,5-8)
賽51:5-8「5我的公義臨近;我的救恩發出。我的膀臂要審判萬民;海島都要等候我,倚賴我的膀臂。6你們要向天舉目,觀看下地;因為天必像煙雲消散,地必如衣服漸漸舊了;其上的居民也要如此死亡(如此死亡:或譯像蠓蟲死亡)。惟有我的救恩永遠長存;我的公義也不廢掉。7知道公義、將我訓誨存在心中的民,要聽我言!不要怕人的辱罵,也不要因人的毀謗驚惶。8因為蛀蟲必咬他們,好像咬衣服;蟲子必咬他們,如同咬羊絨。惟有我的公義永遠長存,我的救恩直到萬代。」
原文直譯 :5我的義臨近,發出我的拯救;且我的膀臂審判萬民。眾海島要等候於我,且向我的膀臂倚靠。:6舉起你們的眼向天,且注目,向地,向下。天像煙會消散,地也像衣服會舊。且它的居民像蠓蟲會死亡。而我的拯救到永遠會存在,我的義不會被取代。:7聽於我  知道義的民,我的律法在他們的心中。不要怕人辱罵,也不要因他們的毀謗而驚惶。:8因蛀蟲要咬他們像衣服,且蟲子要咬他們像羊絨。我的義才存在到永遠,且我的救恩也從一世代到多世代。
所謂公義磐石的雕琢,就是第5-8節所說的「5我的公義臨近;我的救恩發出。我的膀臂要審判萬民;海島都要等候我,倚賴我的膀臂。」五十章神說「我的膀臂豈是縮短、不能救贖嗎?」教會是神的膀臂。審判就是要作為一種標準,讓世人去理解。「6你們要向天舉目,觀看下地;因為天必像煙雲消散,地必如衣服漸漸舊了;其上的居民也要如此死亡(如此死亡:或譯像蠓蟲死亡)。惟有我的救恩永遠長存;我的公義也不廢掉。」到底是如此死亡,還是像蠓蟲?為什麼這樣翻譯呢?其實就是講到我們要看天、看地、看人,人是會死的,像蠓蟲一樣會死亡,而神的救恩才能夠使我們進到永恆裡。
這一段從1-8節講五個「公義」,然後這裡講要向地觀看,「觀看」也是「追想」。所謂的「追想」就是要去「認真的看」。我想在這裡讓我們看到:我們看天、看地,天要像煙雲消散,地必如衣服舊了,這是講到天和地的物理現象;而人活在世界上,就是人生很短促,很快就會過去,講到人的性命的性質。我特別強調要向天觀看,原因是因為我們習慣看地、看人;反而我們對看天的事情,天賦不夠,習慣也不好,我們看天看得少。所以我們要看天、看地、看人,要看神的公義,才會看得準確,這是我們要理解的。
「7知道公義、將我訓誨存在心中的民,要聽我言!不要怕人的辱罵,也不要因人的毀謗驚惶。」原文是:「要聽於我,知道義的民,我將我的律法放在他們的心中。」「訓誨」原文就是tola(妥拉),也就是「律法」。在新約我們都很清楚,新約是神把祂的律法寫在我的心裡,這裡講到就是新約的事情。要聽神的話,不要怕人的辱罵,也不要因為他們的毀謗而驚惶。因為人的辱罵和誹謗,這是在一個敗壞的環境當中,必然會發生的事情,不希奇。
「8因為蛀蟲必咬他們,好像咬衣服;蟲子必咬他們,如同咬羊絨。惟有我的公義永遠長存,我的救恩直到萬代。」因為蛀蟲要咬他們像衣服,且蟲子要咬他們像羊絨。我的義才會存到永遠,而且我的救恩也會從這一個世代,存到多個世代。做類比,做比較,世界上的一切都要過去,而主的話、神的救恩是永遠長存的。
「蠓蟲」出處在出埃及記第八章,摩西從神來的十災,也翻譯為蝨子。蠓蟲有一個意思,就是讓人難過的。而「蛀蟲」是會乾癟掉,但以理書第四章好多次翻譯為尼布甲尼撒吃草如牛的「草」字。而「蟲子」在原文只出現這一次,原文是說像跳蚤一樣。這些是告訴我們:我們活在這個世界上,有一些東西會讓我們難過。講到蟲子就是耶穌基督所說的「我們要積攢財寶在天上,不要積攢財寶在地上,因為地上有蟲子咬,會蛀壞,而且會有賊來偷。」很多東西會蛀蝕掉,會難過,而且把持不定的。「羊絨」則是在利未記十三章很多地方都翻譯為大痲瘋,染了大痲瘋的羊毛,表面上看是好的,其實帶著一些污染的成份在。
第1-2節讓我們看到的信仰的根基有兩方面,一方面是生命被雕琢的過程,另外一方面是我們要去思想亞伯拉罕。「亞伯拉罕的義」是什麼呢?就是「信神的話」,就成為他的義,這是我們所要講到的關於信仰的根基。(我是把1到4節攤開來作為整章的段落。以賽亞書五十一章大綱綱目很整齊,可以參考簡綱。)
第3節說了一個很大的應許:「耶和華已經安慰錫安和錫安一切的荒場,使曠野像伊甸,使沙漠像耶和華的園囿;在其中必有歡喜、快樂、感謝,和歌唱的聲音。」耶和華已經安慰錫安和一切的荒場,錫安的信仰我們要釐清,它和耶路撒冷是有相重疊的意義,但卻有不一樣的狀態。錫安主要的可以這樣定義,就是追求公義,尋求耶和華的;而耶路撒冷是按著亞伯拉罕的信仰,是稱為教會的,耶路撒冷是教會。「錫安」在詩篇八十七篇告訴我們,其實包括了各國各邦,我們從這方面去理解就會容易一點。
整個世界已經變成荒場,但是上帝要使曠野像伊甸,使沙漠像耶和華的園囿,在其中必有歡喜、快樂、感謝、和歌唱的聲音。
以賽亞書四十三章講到在沙漠開江河,曠野開道路,第五十章上帝卻是告訴我們祂使江河變為曠野,其實這一切都是出於神的。我們必須要了解,世界上有很多很多的變化,表面上看是人的一些作為,但是我們如果有一個正確的心情,正確的態度,會知道這一切都是出於神的。而我們對於認識神的事情,必須有正確而謹慎的,敬畏而且正直的理解,因為就像我說的那齣戲劇,撒旦正在用一些似是而非的混淆的話,使得我們對於上帝的應許和上帝的掌權產生混亂,這個需要有上帝特別的恩典,我們才能夠把握的清楚。
二. 安慰的聲音—主工人的服事重點(3,9-16)
賽51:9-12「9耶和華的膀臂啊,興起!興起!以能力為衣穿上,像古時的年日、上古的世代興起一樣。從前砍碎拉哈伯、刺透大魚的,不是你嗎?10使海與深淵的水乾涸、使海的深處變為贖民經過之路的,不是你嗎?11耶和華救贖的民必歸回,歌唱來到錫安;永樂必歸到他們的頭上。他們必得著歡喜快樂;憂愁歎息盡都逃避。12惟有我,是安慰你們的。你是誰,竟怕那必死的人?怕那要變如草的世人?」
原文直譯 :9興起,興起,以能力穿上;耶和華的膀臂興起,如古時之日,上古的世代。你豈非是那砍碎拉哈伯,被刺透的大海怪的?:10你豈非是那使海和大深淵的水乾涸,使海的深處成為道路以使救贖者經過的?:11而耶和華的被救贖者要歸回而來到錫安,用歌唱,永恆喜樂在他們頭上,歡喜和快樂要追趕,要逃避憂愁和嘆息。:12我!我!那安慰你們的,你是誰?而怕會死的人?以及人之子,被形成如草的?
這告訴我們說有神的膀臂,神的膀臂要興起!興起的結果就是要使錫安,使世界上許多荒廢的、痛苦的環境,經過上帝的復興,變成快樂的,變成能夠歡喜歌唱的地方。這件事情也是我們應該有的負擔。我最近常常和師母在哀怨,她常常看我的心情不太好,我真正的嘆息,就是看到世人這麼辛苦,但是好像幫不了他們。我們需要相信上帝給我們的恩典,是能夠救那些願意聽我們的人,因為教會是耶和華的膀臂。
賽51:13-16「13卻忘記鋪張諸天、立定地基、創造你的耶和華?又因欺壓者圖謀毀滅要發的暴怒,整天害怕,其實那欺壓者的暴怒在哪裡呢?14被擄去的快得釋放,必不死而下坑;他的食物也不致缺乏。15我是耶和華-你的神-攪動大海,使海中的波浪匉訇-萬軍之耶和華是我的名。16我將我的話傳給你,用我的手影遮蔽你,為要栽定諸天,立定地基,又對錫安說:你是我的百姓。」
原文直譯 :13卻是忘記造你的耶和華鋪張諸天,為地立基者?而整天經常害怕於忿怒的欺壓者,當面預備要毀滅的那裡的,忿怒的欺壓者。:14屈身者很快會被釋放而不會死,也不會下深坑;他的食物也不會缺乏。:15我耶和華,你的神,攪動而使其波浪匉訇的,萬軍之耶和華是祂的名。:16而我放我的話在你口中,且用我手的蔭影遮蔽你,以栽植諸天,並立定地基,而又說:錫安,你是我的民。
內容很多,我要先和大家提的,就是「用手影遮你」:上帝的手可以成為膀臂,膀臂可以承擔重量,可以做大事,但也可以成為手影,手影是去遮蔭,或者去珍惜、去愛撫。
我們用第3節來概括這一段的經文,上帝要「安慰錫安和錫安的一切荒場,使曠野像伊甸,使沙漠像耶和華的園囿;在其中必有歡喜、快樂、感謝和歌唱的聲音」。這就是第11節所給我們的一些現象,要使曠野、沙漠,變成園囿。曠野是講到說我們在世界上感覺樣樣都缺乏的光景;沙漠是感覺到沒有滋潤,沒有辦法種植的地方。這邊所要供應的或者是所要得著的都是生命的事,我們要了解。
1. 膀臂要興起—使錫安荒場得著安慰(3a,9-12)
第9節,關於「砍碎拉哈伯、刺透大魚的」,「拉哈伯」原來是行動如風的海怪。詩篇八十七篇3-4節:「3神的城啊,有榮耀的事乃指著你說的。4我要提起拉哈伯和巴比倫人,…」我們講過詩篇八十七篇,要理解錫安,那裡是講得最完整的。拉哈伯可能指的是埃及,這是許多解經人的看法。「大魚」別的地方翻譯為大蛇、野狗。到底是地上的蛇,還是野狗?還是海裡的大魚呢?不知道,總而言之,就是怪物。
我們要特別探討的,這裡問一個問題「…不是你嗎?」這個「你」是誰?「你」其實就是上帝所要用的人,原來是指著耶穌基督。我們如果有超越時空的理解,其實人與時間或者環境有一種重疊,或者是說特殊的存在方式。人活在這個世界,不是一個平行的,不是一個線狀的時間,我們是在創立世界以前就在基督裡被揀選的。這是不容易明白的事,但是我們要知道這裡所說的,也就是我們要去承擔打擊那些使人痛苦的怪物,使得海的深處變為贖民經過的地方。世界有些地方沒有辦法行走,但是卻會成為道路,這是上帝給我們的呼召。
11-12節上帝要使得被救贖者回到錫安來,這段經文也不需要太多的說。這裡說上帝一定會行救贖的工作,藉著神的手,藉著我們這些人要行救贖的事。上帝做事,讓我們不必去怕那些會死的人,以及要變如草的人——被塑型得像草一樣——這世人不是我們需要害怕的。
2. 手影要遮蔽—使曠野沙漠成為園囿(3b,13-16)
第13節說,我們怕人,「卻忘記鋪張諸天、立定地基、創造你的耶和華?又因欺壓者圖謀毀滅要發的暴怒,整天害怕,其實那欺壓者的暴怒在哪裡呢?」這裡很關鍵的詞,我覺得需要和大家講:上帝創造諸天,立定地基,這是上帝的權柄,上帝的權能,是我們要信的。而我們因為看到一些欺壓者的暴怒,原文是說憤怒的欺壓者。傳道書告訴我們說欺壓人的人,沒有人安慰,受欺壓的人也沒有人安慰。其實這個世界會讓人痛苦的,是有一些人因為恐懼而做一些不合理的事情,而憤怒的欺壓者是這個世界一種存在的現象,我們要去注意的。
第14-16節,上帝是說被擄的很快會得到釋放,必不死而下坑,翻譯的怪怪的,就是說他不會死,也不會下坑,坑就是深坑。他的食物也不會斷絕,也不致缺乏——當然我們知道上帝會供應我們身體以及生命的食物。第15節說我耶和華你的神攪動大海,使海中的波浪匉訇,告訴我們說世界上許許多多的變化現象,其實都是上帝的作為。第16節:「我將我的話傳給你,用我的手影遮蔽你,為要栽定諸天,立定地基,又對錫安說:你是我的百姓。」這節經文就有一些很值得我們去思想的點。
上帝說要把祂的話放在我們的口裡,原文說祂要把話傳給我,就是要把話放在我們的口裡。馬太福音第十章說,我們被詢問的時候,不要思慮怎麼說話,或說什麼話,因為我們父的靈在我們裡面會說話。其實我們漸漸的知道主的話,就是靈,就是生命,我們會有一些體會、體驗的過程,會知道裡面自然而然會有啟示出來,讓自己聽見,也讓需要聽的人聽見,這是一個建造的過程。
然後上帝的手不只是會行出有大能的事情,也會用手的影子來遮蔽我們。這「影子」也是值得探討的。這樣子讓我們有話,讓我們能夠在上帝的蔭蔽底下,以栽植諸天,立定地基,這也是有很大、很值得探討的學問在其中的。《無量之網》一書也是要告訴我們說,整個宇宙,整個萬有,其實是按著人自己的言語而被建造的。這不是今天要講的,今天要講的重點是「錫安,你是我的民」,我們說「安慰的聲音」牽涉到兩方面,一方面是膀臂要興起,一方面是手影要遮蔽,這樣我們分得清楚嗎?我們要做扶持的工作,要做建立的工作;也要做保護的遮蔽的工作。要使得錫安的荒場得到安慰,使曠野和沙漠成為園囿,這是上帝給我們應許。
三. 公理的訓誨—主工人的服事實習(4,17-23)
H4941 音譯:mishpat’   對等譯字:JUDGE
文法:名   次數:419    初次出現:創 18:19
譯字及次數:典章 101, 公平 64, 審判 51, 例 19, 判斷 18, 正直 14, 判語 11, 理 11
字義及字源追溯  (8199*=審判) a verdict, a sentence or formal decree, a divine law, justice, right (8199=to judge*)
「4我的百姓啊,要向我留心;我的國民哪,要向我側耳;因為訓誨必從我而出;我必堅定我的公理為萬民之光。」剛剛已經說過了,留心、側耳都可以翻譯為「留心聽」。「因為訓誨必從我而出;我必堅定我的公理為萬民的光」,萬民的光就是讓人知道該怎麼走。「公理」這個字原文是「典章」,也就是「審判」,也就是上帝的審判的方式。上帝怎麼審判我們的?上帝審判只有一個原則,就是簡單的兩點:我們信不信,我們有沒有愛,就這樣而已。我常說,如果我們要按著每一個國家或者每一個時代的道德標準,一個時代的要求放在另外一個時代就沒有辦法了。每一個人出身不一樣,環境不一樣,成長的過程不一樣,在不同的地位上面,正在活出不一樣的狀態來,所以你用別的標準,別的律法,都不準確的。律法是從上帝而來的,祂的審判要成為萬民的光,這是一件不容易的事,但是卻是需要做到的事情。
接下來的17-23節這最後一段,講到關於神的訓誨。「17耶路撒冷啊,興起!興起!站起來!你從耶和華手中喝了他忿怒之杯,喝了那使人東倒西歪的爵,以致喝盡。18她所生育的諸子中,沒有一個引導她的;她所養大的諸子中,沒有一個攙扶她的。19荒涼、毀滅、饑荒、刀兵,這幾樣臨到你,誰為你舉哀?我如何能安慰你呢?20你的眾子發昏,在各市口上躺臥,好像黃羊在網羅之中,都滿了耶和華的忿怒─你神的斥責。」耶路撒冷興起!興起!做什麼呢?卻是喝了憤怒的杯,承受神的憤怒。這一點是我們需要去注意的——喝盡了憤怒的杯,是興起所遭遇的第一件事,第一個過程。
「21因此,你這困苦卻非因酒而醉的,要聽我言。22你的主耶和華-就是為他百姓辨屈的上帝如此說:看哪,我已將那使人東倒西歪的杯,就是我忿怒的爵,從你手中接過來;你必不致再喝。23我必將這杯遞在苦待你的人手中;他們曾對你說:你屈身,由我們踐踏過去吧!你便以背為地,好像街市,任人經過。」剛才我們講到欺壓人的憤怒者的欺壓,這裡講憤怒的杯。第17-20節講要喝盡,這裡是說上帝把憤怒的杯從你手上拿去,給那些苦待你的人,這是一個轉變的過程。藉著這兩段經文所要講的是主工人的服事實習。
原文直譯:
:17興起!興起!耶路撒冷起來,要喝出自耶和華之手的他忿怒之盃,搖晃的,奪取的,要喝盡。:18在她所生的眾子中沒有引導她的,在她所養大的眾子裡也沒有攙扶她的手的。:19它們一再臨到你,誰為你哀傷?荒涼和毀滅,和飢荒,和刀劍。誰?我能安慰你?:20你的眾子發昏,躺在各街頭上,像網羅裡的黃羊。盛滿著耶和華的忿怒,你神的斥責。
:21因此,聽這話吧!貧苦卻不是因酒而醉的。:22你的主,耶和華,就是為他百姓爭論申冤的你的神,看哪,我已經自你的首取了搖晃的、奪取的盃,我忿怒的盃你不必仍然再再喝。:23而我要放它在苦待你者的手中因為他們曾對你的魂說:俯伏,使我們踏過,而使你的背像地,又像街市,給人經過。
1. 喝盡了怒盃—從父手實習十架之道(17-20)
(可十38-40,賽五三7-8,詩六六10-11)
喝盡了怒杯是什麼樣的情況?就是我們從父的手中,領受了十字架之道。啟示錄十四章9-12節:「9又有第三位天使接著他們,大聲說:『若有人拜獸和獸像,在額上或在手上受了印記,10這人也必喝神大怒的酒;此酒斟在神忿怒的杯中純一不雜。他要在聖天使和羔羊面前,在火與硫磺之中受痛苦。11他受痛苦的煙往上冒,直到永永遠遠。那些拜獸和獸像,受牠名之印記的,晝夜不得安寧。』12聖徒的忍耐就在此;他們是守神誡命和耶穌真道的。』」這段話在這裡我只提一個點:這個世代當中,我們會面對許許多多的人各式各樣的憤怒;師母說很多人生氣常常都不是氣別人,很多時候都是氣自己。整個文化當中,讓人產生不滿,產生憤怒,憤怒就造成攻擊,這是這個世代會造成天怒人怨,很多很多痛苦的原因。而這些現象有兩方面我們可以去思想的:一方面是我們要了解問題的癥結,另外一方面我們也要知道,一切既然是出於神的手,就在歷史的發展上有它的意義存在,也就是要讓我們長出基督的生命來。耶穌釘十架的時候,是許許多多的人指著祂在責備,許多人都在種種的委屈困難當中,然後祂去承受世人的憤怒,喝了那個苦杯。總之,我們要學會操練,就是跟隨耶穌基督,背起自己的十架跟隨主,也要學會承受別人的痛苦,承受別人的憤怒。
在一開始興起的時候,「18她所生育的諸子中,沒有一個引導她的;她所養大的諸子中,沒有一個攙扶她的。」說我們落到一個孤獨的光景當中,好像許許多多所做的事情都沒有果效,這是講到教會。馬可福音第十章38節耶穌的二個門徒對耶穌說,我們「一個坐在你右邊,一個坐在你左邊」,「38耶穌說:『你們不知道所求的是甚麼。我所喝的杯,你們能喝嗎?我所受的洗,你們能受嗎?』39他們說:『我們能。』耶穌說:『我所喝的杯,你們也要喝;我所受的洗,你們也要受;40只是坐在我的左右,不是我可以賜的,乃是為誰預備的,就賜給誰。』」在天國誰大誰小不是我們可以決定的,但是所有作門徒的人,都一定要跟隨耶穌基督的腳蹤,要去學習一件事情,就是為了別人的罪,自己受一些苦,這就是我們實習的開頭。我們如果想要服事神,在這一件事情上面一定要去面對,一定要去承受,不要覺得說我明明沒有錯,為什麼會受到這樣的苦。因為接下來他就告訴我們了「20你的眾子發昏,在各市口上躺臥,好像黃羊在網羅之中,都滿了耶和華的忿怒─你神的斥責。」黃羊在申命記第十四章第4-5節是可以吃的牲畜,就是主耶穌說「我的肉是可以吃的,我的血是可以喝的」,有些時候就是我們要有一種羔羊代贖的生命形成在我們裡面。
以賽亞書五十三章7-8節:「7他被欺壓,在受苦的時候卻不開口(或譯:他受欺壓,卻自卑不開口);他像羊羔被牽到宰殺之地,又像羊在剪毛的人手下無聲,他也是這樣不開口。」這是講到耶穌基督的代贖。「8因受欺壓和審判,他被奪去,至於他同世的人,誰想他受鞭打、從活人之地被剪除,是因我百姓的罪過呢?」講到我們要像黃羊一樣,耶穌是這樣做。
詩篇六十六篇10-11節:「10神啊,你曾試驗我們,熬煉我們,如熬煉銀子一樣。11你使我們進入網羅,把重擔放在我們的身上。」我常提醒弟兄姊妹:是誰使我們進入網羅的?神的手。我們喝盡了神的大怒的杯,是許多人因為犯罪、因為生氣、因為做錯事情,應該要承受神的懲罰的,但是這些做主工的人卻被拉去,替代了,代贖了。這是我們不能明白的事情,卻被帶進去了,上了賊船你也沒有辦法,就試吧。這是一個實習的課程,然後在經過的試煉以後,會得到安慰,得到啟示。
2. 必不致再喝—試煉後得著安慰訓誨(21-23)
(參詩七六10)
第21節:「因此,你這困苦卻非因酒而醉的,要聽我言。」意思是說現在我們在一些不合理的狀態底下,其實不是因為我們的罪過。22節:「你的主耶和華─就是為他百姓辨屈的神如此說:看哪,我已將那使人東倒西歪的杯,就是我忿怒的爵,從你手中接過來;你必不致再喝。」「東倒西歪」就是「搖晃」,「爵」舊約總共只有出現在這一章的兩次,翻譯為爵有點怪,其實是「奪取」的意思。我們會碰到一些不合理的待遇,但是,當我們經歷過以後,上帝就把杯,那痛苦難過從我們手上拿過去,交在那些苦待我們的人手上。那些人他曾經說:你屈身由我們踐踏過去,「屈身」也翻譯為「敬拜」,是「俯伏」的意思。好像街市任人經過,讓我們成為人的道路。有些人會要求我們成為他的路,讓他能夠出氣,讓他能夠過得去。有些人他們的生氣,他們的憤怒,其實找我們是不合理的;但找別人,別人會受不了,會反擊嘛!所以就找到你,你現在正在學基督的功課。原來還沒有打算要學,卻被拉進去了,就學吧!人家用不合理的方式來對待你,明明不是你的過錯,能夠忍受嗎?一開始不能忍受,練著練著就習慣了,練好了。有一件事情是這麼說的,就是那些苦待你的人,他不太容易因著你替他喝了,他就不苦了。杯還是要自己喝,每一個人都要自己去承受,每一個人的痛苦必須要確確實實的去經歷它。當然我們的代贖會有用,但是這裡講的是實習,到了第五十三章的時候,才講到我們真正的成為神僕人的功課。
詩篇七十六篇第10節:「人的忿怒要成全你的榮美;人的餘怒,你要禁止。」前幾天正有人問我這一節經文。上帝容許人對我們生氣,但什麼叫做「人的餘怒」呢?一個人如果氣不停,他就是自討苦吃。我們在實習的時候能幫他多少不知道,但是我們自己的生命會被做成,會被做好。以賽亞書五十章我們講到一個開出來的功課單:「6人打我的背,我任他打;人拔我腮頰的鬍鬚,我由他拔;人辱我,吐我,我並不掩面。7主耶和華必幫助我,所以我不抱愧。…」這是講到功課單裡面有這些,以賽亞書第五十章是給我們開課的功課單。「我硬著臉面好像堅石;我也知道我必不致蒙羞。」上一篇有講到那個功課是要這樣學的。
【結論】
看見十架救恩的磐石根基;
挺過忿怒之杯的實習課程。
這一章告訴我們主工人的實習課程,首先我們要認識根基是什麼呢?根基就是我們要接受上帝,領受上帝的呼召。然後我們要看見上帝給我們的功課,我們也要看世界的變化。然後第二段服事的重點:我們要成為安慰的聲音,膀臂要興起,手影要遮蓋。第三段我們要有一個實習的過程,經歷黃羊在網羅裡面的狀態,然後這個憤怒的杯,試煉過了,得勝了,我們就可以得到安慰,而且得到啟示。
基本講一個概要,希望我們在今天的信息裡了解到,這一段經文裡面,講到三個追想,一個應許,一個命令,非常重要的重點是「留心聽」。要知道上帝給我們的功課,唯有十字架的道,是我們從生命的起頭,到服事的終點,都要認識的事情。十字架的道,一方面是耶穌基督為我們成就的救贖,我們信了,我們生命可以得到平安,我們也可以在信裡邊去跟從主。但是十架的路,還有另一方面的意義,就是我們要跟隨主的腳蹤行,也就是我們要去實踐,要去實行的,可以使曠野變成道路,可以使沙漠變成耶和華的園囿,可以使人得到安慰。
我們的生命變成怎樣?生命成長、成熟了沒有?這是很現實的。基督十字架的道是隱藏的磐石,是非常重要的根基。但是如果我們是神的兒女,卻只是想要享受神家的好處,這是一種狀況;如果我們是神的兒女,像耶穌基督被差派到世上來,成為世人的代贖,我們要做成基督榮耀的工作的時候,就要看到十字架的路是我們要去學、要去走的。所以當別人用一些不合理的憤怒,不合理的要求、剝奪,這個憤怒的杯和奪取的杯,其實聖經新約、舊約許多地方都講這些事情,上帝許可它發生,因為沒有那些事情的發生,我們生命不會改變,身量不會擴大,不會成為被鑿的磐石,被挖而出的巖穴,不會有大的身量,清楚嗎?但是人的憤怒要成就耶和華的榮美,人的餘怒上帝要禁止。上帝量給每一個人的功課是剛剛好的,我們學得差不多了,就行了。
我們要看見十架救恩的磐石根基,你要知道信仰為什麼會搖擺,因為我們不認識基督,不認識十架的道。我們有些時候碰到一些事情,碰到一些自己以為不合理的事情,就以為是遭遇到非常的事。你要知道若是你是屬神的,是因為我們是這個世界上不配有的人,我們配得上帝對我們的呼召,才會接受到這件事情。
今天的結論:看見十架救恩的磐石根基;挺過憤怒之杯的實行課程。我特別講「挺過」,有些時候是挺不過的,有些時候是莫名其妙就來了,還不知道的時候,猝不及防的時候那個功課就來了。但是如果有主的靈在裡面引導,我們就會在許多犯錯的過程當中,經過我們的實習,越來越對。我們知道如何去接納,如何去理解,如何去包容,如何去承受,然後有一個願意承受的心。說的清楚嗎?我們有願意承受的心,神的靈就與我們同在,祂就會幫助我們,讓我們因為願意承受那些實在不合理的憤怒,不合理的奪取,然後神與我們同在,用祂的恩典,用祂的愛,用祂的祝福,使我們不僅僅是生命變成不一樣的生命,人生也產生奇妙的豐富。
這是我今天可以和弟兄姊妹來分享的。經過許多年的學習,到現在為止,我可能還有很大的範圍是停留在實習的過程當中,很多事情仍然不是自己想要的、願意的,而是被逼的,像黃羊進到網羅一樣,人們會要求我說你敬拜吧!俯伏下來吧!讓我從你背上踏過去。讓我成為你的道路,生命成熟的時候可以成為道路,這需要經歷實習的過程。以賽亞書是非常非常有意思的,值得好好的去看。
我們低頭禱告:主耶穌,僕人再次向祢獻上感恩,謝謝祢在萬世以前就呼召我們,讓我們成為祢的身體!祢呼召我們耶路撒冷要興起,起來去領受祢那憤怒的杯,我們相信這一切都出於祢,就是為了要使我們的生命進到榮耀、進到榮美!這是你奇妙的道,求祢把生命的道,放在配得的人身上,使我們所有的弟兄姊妹都能夠領受!讓我們知道這不單單是痛苦的路,更是榮耀的路!求祢使我們歡喜快樂的來領受!聽我們同心合意的禱告,奉耶穌的名,阿們!
以賽亞書五十一章簡綱:神子作僕人的實習課程—鑿出的磐石,怒杯的試煉
(參啟三10,十四9-12)
第一段:1-8節—公義的磐石–主工人的服事根基
(參林前三10-11,太七24)
A. 要向我留心:追想父的選召與賜福    1-4節
B. 要向天舉目:觀看世界變化與救恩    5-8節
第二段:9-16節—安慰的膀臂–主工人的服事重點(參林後一4)
A. 膀臂要興起:使錫安贖民得著安慰     9-12節
B. 手影要遮蔽:用蒙召神子救贖錫安   13-16節
第三段:17-23節—苦盃的試煉–主工人的服事實習
(可十38-40,詩七六10)
A. 黃羊在網羅:從父手中喝忿怒之盃  17-20節(參賽五三7-8,詩六六10-11)
B. 怒盃不再喝:勝過試煉得安慰啟示  21-23節(參啟二10-11)

發表迴響

你的電子郵件位址並不會被公開。 必要欄位標記為 *